小編導讀 “多喝熱水、紅糖水!”“每個女人都有的,忍忍就過去了。”這些是女生痛經時經常聽到的答復。但痛經真的難以避免嗎?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生活細節其實是導致痛經的誘因?別再對痛經聽之任之,注意文中的9大因素,減少痛經發生可能。 痛經能痛到什么程度? 很多女性朋友都經歷過痛經,但是對痛經可能還沒有一個科學而深刻的認識。 很多人認為女孩子痛經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甚至認為這只是一個小毛病,每個女人都有。痛的時候喝點紅糖水就好了,或者忍忍,等以后結完婚、生完孩子就好了。
但事實上,痛經并非像大家所認識的這樣。我從事這么多年的婦科臨床工作,見到各種各樣痛經的患者,每個患者所描述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人痛經,同時伴有頭痛,并且上吐下瀉,肛門墜脹;也有的痛經,同時腰痛如折,不能直立,必須臥床休息。 我見過一個最嚴重的患者,她每次月經來之前,全家都特別緊張,每次都要送她到醫院打止痛針,并且這個送到醫院的時間還得及時,如果晚了,打止痛針也不管用了。 還有一個在國外留學的患者,她在歐美幾個國家都待過,很多國家的救護車都被她叫過,每次月經都要被送到醫院搶救。 這些癥狀都是大量痛經患者的親身經歷。所以,痛經真的不像廣大女性朋友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件尋常的事情,也并不是痛的時候喝點紅糖水就好了,或者忍忍就能過去的。長期痛經會給工作、生活帶來很大影響,以致無法正常工作、上學,如果趕上高考等重要的事情,就更愁人了! 常見問題 A:有些痛經不治的話,它還真好不了。 “只要生完孩子就沒事了”,有些家長會灌輸這樣的觀念給患者。很多患者生完孩子以后,痛經的情況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再來找我治療的時候就會說:“以前家里人都說,生完孩子以后痛經會好一些,為什么我生完孩子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痛?”甚至有的患者生完孩子都好多年了,母女倆同時來找我治療痛經。像這樣的痛經如不及時治療, 會嚴重地影響生活、工作,甚至懷孕、生孩子。 在臨床,確實有少數患者生完孩子以后痛經會有改善,但是這個概率比較低。也就是說,這跟生不生孩子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A:從我臨床接觸到的患者來看,痛經媽媽生的女兒,痛經的概率還是很大的。這可能和體質以及生活習慣相似有關。 治療痛經要從根源入手,沒有無緣無故的痛 在中醫學名著《諸病源候論》中記載:“婦人月水來腹痛者,由勞傷氣血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于胞絡,損沖任之脈,經期血虛受風冷,風冷與血氣相擊,故令痛也。”這段話告訴我們,痛經的發生和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以及日常保暖都有很大關系。 女性痛經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是因寒冷而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想要完全不痛經的話,就要先祛除體內寒氣,補充氣血,使行經時污血能流暢排出。現代人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有很多“雷區”,小女孩普遍月經初潮又比較早,有些人9~11歲就來月經了。由于年齡小,在生活上不知適當調適養護,都會為痛經的發生留下隱患。 引發痛經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大家看看自己屬于哪種情況。治療痛經,要從認識自己開始。
有一些女孩子因為體質的原因,生下來身體就比較虛弱,或者長期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往往也會伴有痛經,這說明體質對痛經有直接影響。比如女孩子體質虛寒,子宮發育不良,或者子宮位置過度傾屈,血液流通不暢,經血滯留,都容易導致子宮出現痙攣,從而發生痛經。
我常看到一些女性喜歡穿露肚臍、露膝蓋的服裝,或者冷天不穿襪子、光腳穿鞋。俗話說:“寒從腳上起,腳熱全身熱,腳涼全身涼。”中醫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如果人的腳長期受涼會出現諸多問題,如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很多女孩子患痛經、盆腔炎等婦科疾病,都和腳踝受涼有直接關系。如果女孩子體質差,本身就怕冷,自身陽氣不足,抵御不了外來的這種寒邪,寒氣就更容易侵入體內,導致痛經,甚至宮寒不孕。 此外,從小貪涼、吃冷飲、吹空調、頂風冒雨、涉水趟河、坐臥濕冷之處、冬天穿著不保暖的衣服等,都容易受寒,受寒日久就會在體內積聚寒氣,引發痛經問題,因此,女孩子最好能避免這些行為。
女性在月經期進行較輕程度的體育運動是可以的,但由于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出血,盆腔充血,生殖器官抗感染力下降,所以,劇烈運動可能會使子宮內膜剝離較多,增加出血量,增添感染機會。原本就有痛經者,劇烈運動會使疼痛加劇。所以,女運動員痛經者比較多,最好在經期停止劇烈運動。
女性體重適中,才能使體內的雌激素等內分泌保持正常,太瘦、太胖都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障礙而影響月經,造成經期紊亂、痛經,甚至閉經。據研究,女性體脂率在22%~25%,月經比較正常。當體脂率低于16%時,可能會造成經血不暢、痛經加重,甚至閉經。 現代社會,快速減肥蔚然成風,無論采取節食、運動還是吃藥,減肥途徑都是做到消耗大于攝入即可,但必須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如果用很短的時間達到瘦身目的,那就只能用健康作為代價了。快速瘦身無非是采用峻烈猛藥,以非正常手段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和脂肪。這在中醫看來,等于身體在短時間內丟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質,寒邪很可能乘虛而入,攻擊子宮,引起痛經。
現代生活中的冷食冷飲很多,女孩子因此貪涼受寒的現象比較普遍。我甚至見過很多小女孩,冬天都在吃冰棍兒,家長還不以為意。長期生冷飲食,易導致腹部受寒、氣血凝滯。中醫認為“不通則痛”,自然會使痛經加重。
油膩的食物(如肥肉、動物油、奶酪、魚子等)不易消化,容易生痰化熱,造成氣機壅滯,濕熱瘀阻于腹部,致使血脈不暢,加重痛經。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酒、濃咖啡等)容易刺激子宮,影響經血的正常排出,加重疼痛。
日常工作緊張、勞累,經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佳的女性,痛經發生的概率更高。精神緊張或身體疲勞之后,必須加強休息,才能盡快恢復,如果長期休息不足,不僅氣血陰液耗損加重,還會嚴重影響女性內分泌功能,出現經期紊亂、經量異常、痛經明顯的狀況,嚴重者會導致閉經、不孕。
不少女孩年齡很小就來了月經,往往感覺不知所措,會對身體上出現的這種現象不理解,甚至反感,精神上也會表現得很焦慮,如果家長沒有給予適當的解釋和關心,就會逐漸造成孩子對這種正常生理變化的恐懼、緊張甚至厭惡心理,導致痛經加重。 此外,女性一般比較感性,容易受情緒影響,如有太多煩躁、氣憤、抑郁、焦慮、悲傷、憂愁等不良情緒,也容易加重痛經。
性生活過度,多次懷孕、流產或生產,都會耗傷女性腎氣,造成腎氣早衰、精血不足、胞宮失于濡養,是引起腎氣虧虛型痛經的重要原因。精卵結合及胎兒生長需要消耗女性大量的能量物質,這會使部分孕婦身體虛弱,臉上布滿色斑。而流產就相當于突然全部扔掉這些能量物質,需要損耗人體大量的陽氣。如果休養不到位,陽氣久耗,子宮失去溫煦,宮寒就隨之產生。此類痛經者多為肝腎虧虛、隱痛綿綿,需及時補養才能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