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記得在電影《功夫》里,包租婆對武學奇才阿星說過一句話“年輕人行差踏錯一定會,能懸崖勒馬還有得救。”浪子回頭金不換,自古以來回頭是岸這件事從來就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 電影《毒。誡》就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并不能完全稱其為故事,因為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個曾經在60年代,人送外號“慈云山十三太保”的人物,他的墮落與覺醒的人生。 此人真名陳慎芝,許多香港黑幫電影,比如《跛豪》、著名的《雷洛傳》、《臥虎》都聘請了他做顧問,可見其在當年的江湖地位。 不過,不管是利用其江湖經驗為電影藝術做貢獻也好,還是自己的人生本身就是傳奇,惹得世人道也好,所長都相信,顧問過的電影再真實,自己的傳記再精彩,也道不盡那些年的那些江湖事兒,所長相信真正的“慈云山十三太保”的江湖人生遠比電影還要精彩。 作為一名普通觀眾,這部黑幫大佬的傳記電影的確能引人興致,盡管有些管中窺豹意猶未盡,倒也興趣盎然,也見識不少。一個60年代的江湖的大佬,父輩的年紀與年代,靠義氣與拳頭混跡一方,這是那個年代獨有的青春狀態。 這一段故事的表現,導演有向港片黃金時代致敬的意思,不僅在人物造型上有夸張的手法,比如張揚的花襯衫喇叭褲,木屐鞋,不用任何護發素就自然灑脫的中長發,嘴里叼著煙,眼神中釋放著不屑;還有對色調的處理,舊膠片充滿顆粒的質感,配合著青樓窄巷,斑駁磚墻。街頭感十足,滿滿的回憶殺。所長差點就穿越了,氛圍被包裝得很有帶入感。 每個人都有對自己年輕時代的回憶,但一個傳奇人物的人生軌跡當然不能跟正常人一樣,墮落就墮落得深不見底,覺醒就覺醒得大徹大悟。當正常人在他這個年紀還忙著談戀愛找老婆的時候,這位別人戲稱他為茅躉華的大佬早已用他的情商搞定了心儀的姑娘,并開啟了自己的販粉兒生涯,帶著小弟連吸帶賣。 電影展現的是茅躉華兩種黑白人生,“黑”的時候不計后果,“白”起來的時候也全情投入,人物性格非常“極端”,這也是此人最終成就一番傳奇人生的原因。 所謂“傳奇”兩個字其實也跟“極致”分不開,一部電影,體驗兩種人生,這種感覺對所長來說還是非常冰火兩重天的,爽到極致,虐到極致,前半段笑點里都透著殘酷,后半段是淚點中含著幸福。 不管是什么改變了電影中的茅躉華現實中的陳慎芝,但所長覺得他有一句話說得最實在,那就是“如果入過黑社會,有案底,就不能移民了,明星也一樣。但是我可以去,因為我是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所長突然覺得,陳慎芝除了傳奇之外,腦洞還挺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