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嫡長子,18歲就開始領兵作戰軍功卓越,34歲成為后金的汗位繼承人,執掌國政,他就是褚英,大清第一位太子。 不過這位顯赫一時的儲君很快就失去了他的地位和努爾哈赤的寵愛,先被囚禁在高墻,又被下令處死,以悲慘的結局離開了人世,令人側目。 今天就來聊聊短短兩年時間,褚英為何淪落到這樣的下場。 努爾哈赤起兵時,褚英只有四歲,母親早逝,一個垂髫小兒每天生活在刀光劍影里,褚英隨著父親在各處奔波,也許是小小年紀就缺乏母愛,還每天面對刺殺和對抗,在艱苦環境里長大的褚英不僅勇猛,性格還有一些暴烈。 到了褚英18歲,努爾哈赤開始培養這個嫡長子,褚英開始領兵,第一戰安楚拉庫,這里是瓜爾佳氏、塔塔喇氏等族的世居地,褚英披甲上陣,領兵飛速前進,拿下了二十處屯寨,大勝回朝,憑借這場戰爭努爾哈赤封他為洪巴圖魯,晉封貝勒。 隨后褚英又參與了烏碣巖、宜罕山城等戰役,軍功卓著,為努爾哈赤完成女真統一大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堪稱建立后金的卓越功臣。到了褚英29歲,因為他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又屢建戰功,被授命執掌國政。 1613年,褚英被立為后金政權的汗位繼承人,他是大清的第一位太子。 成為儲君之后,褚英個性里暴烈傲慢的缺點一一暴露,他殘暴專橫且心胸狹隘,還有戰功做倚仗,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與后金當時把控權利的“五大臣”和“四大貝勒”起了沖突。 “五大臣”是后金開國的五大功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他們是努爾哈赤的重要手下,威望高,權勢重,歷戰陣,建殊勛,褚英的功績沒有讓他們折服,還獨斷專橫,引起他們的反感。 “四大貝勒”是努爾哈赤四個子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女真不像漢族的宮廷有立嫡以長的傳統,四大貝勒有與努爾哈赤共商國政的權利,褚英對他們沒有籠絡住,還想在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削減他們的權勢,鞏固自己的儲位。 褚英的行為人人自危,四大貝勒和五大臣被迫聯合起來對抗褚英,矛盾激化,到了不相容的地步,為了國家穩定,努爾哈赤不得不做出選擇權衡,開始疏遠褚英。 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爾哈赤命人將長子褚英幽禁在高墻之中。從被立儲君到最后失去執政權力,褚英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軟禁了兩年后,褚英被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年僅36歲。 僅僅兩年時間,努爾哈赤為何先軟禁又處死褚英呢?本人認為,原因有二: 一、褚英被軟禁期間,努爾哈赤帶兵出去打仗,他寫詛咒對天地焚燒,期望戰爭失敗“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入城。”“我即位后,將誅殺與我為惡的諸弟、諸大臣”這些言論都被努爾哈赤看到了,覺得褚英如果一直活著,會危害朝堂,構成很大威脅。 二、努爾哈赤要保證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褚英和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一樣是骨肉至親,都戰功赫赫,威脅到了努爾哈赤的統治地位,“奴酋為人猜厲威暴,雖其妻子及素親者,少有所忤,即加殺害,是以人莫不畏懼。”努爾哈赤為人也很殘暴,做出這樣的事也可以想象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