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張海報,背景是一條被車揚起飛塵的土路,主人公是一個左手握拳,右手高舉,做出跑步動作而高高躍起的男子。風的力量吹動著他干硬的頭發,讓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暴露得堅毅霸氣,神采飛揚。一件并非很是干凈的白色賽車服配上一雙厚底賽車鞋恰顯其專業。一切的一切都是這么的美好,當我流著口水沉浸在對《速度與激情》男主角的遐想時,“求贊助”三個中文字加上下面的一串電話號碼把我的黃粱美夢瞬間打破。畫風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但是定睛一看我卻欣然接受且再次露出了笑容,因為,誰讓主人公是沈騰出演的呢。 8月29號,韓寒在微博上拋出了電影《飛馳人生》的海報,如果說“不會玩賽車的作家不是好導演”是形容韓寒的,那“不會玩賽車的編劇不是好演員”就肯定是在形容沈騰了。真神奇哈,這兩個人總能在“個人技”上突破觀眾的想象,好像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似的。自己開心于可以與韓寒導演的新電影相見了。替韓寒開心于終于要動用喜劇王子來一展自己在喜劇方面的才華了。替沈騰開心于這位“不做演員可能會去當賽車手”的賽車發燒友,也終于可以大肆瘋狂一把了。 聽《飛馳人生》這個名字,不禁會讓人想起韓寒寫的小說《像少年啦飛馳》,但也的確如他人所說“從這部電影的劇情梗概來看,并不像是從《像少年啦飛馳》改編過來的,而更像是在講書中少年長大后的故事?!边@里的張弛,是一位邋遢落魄的過氣賽車手。本想依靠自己的實力找回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卻不料在現實的窘迫中屢遭打擊。所以海報上就呈現了這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但正是在陽光下映照的這暖色一幕,突然讓我想起了韓寒在《像少年啦飛馳》扉頁寫到的:總會有光明的東西,在未來。 這些年大家通過沈騰的多部作品《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等了解并理解著“沈騰喜劇”,連篇的媒體報道也會有導向性的分析挖掘這個團隊的幽默之道。但是看了韓寒的前兩部電影作品后,卻少有人可以直接說出韓寒電影的幽默點到底在哪,概括不出來或者想了想又覺得太深奧了,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韓寒作為作家出身與沈騰作為話劇演員出身的不同所造成的。 前者的立足之處在于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帶有小說化的特征,從他的小說作品不難看出,情節推進的很慢也很細膩,努力刻畫人物并著眼于每一位的出場,同時側重用鮮明的個性帶動故事的發展。另外,一部融合賽車、青春、人生的電影題材本身就是韓寒的興趣所在。 而后者沈騰呢,他用自己的實力表演成功的打磨出無數個實力選手被黑,然后經過臥薪嘗膽,最后咸魚翻身的人物形象。在呈現“喜”的同時,也將自己的所感所愛融入作品之中。即當韓寒與沈騰相遇后,兩人一拍即合,是有相同的愛好也罷,亦或是從摯友的層面上升到對彼此想法的認同與尊重也好。 試想一下,導演想演繹的情感糾葛正是演員想流露的,演員想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正是導演想表現的,那這不就是靈感與生活的碰撞直接點燃的“速度”與“激情”嘛。而相反,倘若從創作到生活都不能引起彼此的共鳴,模棱兩可的表演狀態,毫無邏輯的寫作思維,那這得是一件多么無趣且痛苦的事情呀,導演和演員相互折磨,還不如早些分道揚鑣,各自珍重的好。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于是,我更加佩服韓寒在微博上毫不吝嗇的寫出對沈騰的夸獎:很多人只是覺得看到他就想笑,但沈騰的表演功底絕對依然是被低估的,他表演有一種不怒自威,不笑自喜,不鬧自嗨,不苦自悲的獨特魔力。那種收放自如,細膩到位但又不落俗套的氣質,那種喜劇背后淡淡的憂傷和悲情,都是首屈一指。我覺得他是這個時代不止于喜劇的喜劇之王,一個非常優秀的真正演員。 寫著到這里,我真的非常想知道沈騰是如何使出渾身解數演出韓寒心中的“張弛” ,有多想呢,可能就像他在海報里一樣,跳的那么那么那么高的那么想吧。也希望在看完這部作品后,我會更加開心的感嘆到:感謝韓寒也要感謝沈騰,是你們的相遇,讓“張弛”遇見了光明。
|
|
來自: 新用戶0528K0W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