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 好萊塢間諜動作大片《諜影特工》,就為007開辟了另一個戰場,一個更真實與冷酷的異國戰場。當最具儒雅氣質的第五代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揮別007神壇之后,并沒有隨之進入“英雄遲暮”的冬天,而曾經的邦女郎歐嘉·柯瑞蘭寇雖然曾與第六代邦德丹尼爾·克雷格強勢搭檔,但也并非是一個喜新厭舊之人,所以這一次,當全身而退的優雅邦德偶遇亡命天涯的狂野邦女郎,在兵荒馬亂的塞黑地區相遇后,一個后邦德的激戰時代,就此開啟。 沒錯,《諜影特工》就是講述了一名“退役”后的特工再被卷入驚天大案,憑一己之力挽狂瀾的故事,雖然影片改編自比爾·格蘭杰1987年的小說《沒有間諜》(There Are No Spies),但因為主演陣容間微妙的催化作用,還是很順理成章的讓人感覺到,這可算一部007后傳,這一次的危機,直達車臣戰爭與美國中情局的萬千瓜葛,稍有不慎又是引發世界大戰的節奏,而就情節曲折度、故事新鮮感而言,《諜影特工》也并不遜色于一些正牌的007系列大片。 諜戰片永遠是影壇的常新傳奇,在這個格外標榜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看智勇雙全的帥哥,一手攬美女入懷抱,一手救世界于狂瀾,足以滿足每個觀眾的英雄夢,因為似乎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孤膽英雄情結,而此類故事又往往能結合當下全球局勢,不惜拿各國本就劍拔弩張的外交關系開涮,這一次又落在了美俄關系上,將第二次車臣戰爭的起因定義為美國中情局的內奸所為,也是火上澆油不嫌事小。 當然,與既往邦德系列相比,《諜影特工》還是有不少的新意與區別,由皮爾斯·布魯斯南擔綱的老特工彼得·德弗羅,不再是獨行俠,生活中有他離散多年的愛人,秘密撫養的女兒,工作里還有曾經的貼心愛徒,當本以為可以安度余生之際,卻突然遭遇驚天危機,親人受到死亡威脅,愛徒卻成最強對手,這已然不是一部簡單粗暴去處理危機的故事,而是摻雜了親情友情各種關系的大亂斗,如何從其中理出頭緒,一擊而中,是布魯斯南今次要解決的最棘手任務,動作、槍戰、追車、爆炸、狙擊、暗殺……那是一個也不能少。 依稀記得歐嘉·柯瑞蘭寇當年驚艷了世人的出演,這一次更是“變本加厲”,成為百變女郎,在片中根據情節與年代的變換,以各種身份和造型伺機“亂入”,看得人眼花繚亂。從《特種部隊:全面反擊》中走出的盧克·布雷西,則是本片的鮮肉顏值擔當,無疑代表了特工新一代的成長,在跌跌撞撞中不斷的否定和肯定自己,最后百煉成鋼。他與布魯斯南師徒間的相愛相殺,也是本片的突出看點。 不得不說一下片名《諜影特工》,一看就是標準的諜戰范,原著小說《沒有間諜》,則是一語道明了故事中,CIA這個神秘群體雖然強勢,但是低調的存在,而本片的正宗英文片名則是《十一月殺手》(The November Man),或許來源于片中眾人對布魯斯南所扮演的德弗羅的“昵稱”,這是一個行事風格如十一月收割般勇猛又冷酷的精英特工,雖然本片故事已是他退隱江湖后的復出之戰,但睿智過人、身手不凡的他,還是足夠能激發觀影群的爆燃荷爾蒙,帶來“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慷慨激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