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 冬花、款冬、款花、看燈花、九九花、艾冬花。 〔來 源〕 為菊科款冬屬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花蕾。 〔成 分〕 花蕾含款冬二醇、山金車二醇、蒲公英黃色素、蕓香甙、金絲桃甙、三萜皂甙、 鞣質、蠟、揮發油。 〔作 用〕 一、歷代經驗 1.潤肺下氣: 《神農本草經》: “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名醫別錄》: “主消渴, 喘息呼吸”。《長沙藥解》: “降逆破壅,寧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滌心肺而兼長潤燥”。 2.化痰止咳: 《藥性論》: “主療肺氣心促,急熱乏勞,咳連連不絕,涕唾粘稠。治肺痿肺癰吐膿”。 《日華子本草》: “潤心肺,益五臟,除煩,補勞劣,消痰止嗽,肺痿吐血,心虛驚悸,洗肝明目及中風”。《醫學啟源》:“溫肺止嗽”。 《本草述》:“治痰飲,喑證也用之”。 二、近代研究 1.鎮咳作用:款冬花有鎮咳作用,醚提取物對組織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解痙作用,但作用比氨茶鹼弱〔1、5〕。 2.祛痰作用:動物試驗證明款冬花煎液能促進呼吸道內分泌物增加,有較明顯的祛痰作用〔6〕。 3.對平滑肌的影響:款冬花的醚提取物對在體及離體胃腸平滑肌均呈抑制作用。對離體子宮,醇提取物小量時興奮,大量時先興奮后抑制,或一開始即抑制〔5〕。 4.對血壓的影響:款冬花醇提取物對血壓有先降低而后升高的作用〔5〕。 〔性 味〕 辛、甘,溫。歸肺經。 〔功 效〕 潤肺下氣,化痰止咳。 〔主 治〕 各種咳嗽、喘息、痰不易咯出,肺癰、肺痿咳唾膿血,喉痹等。 〔 臨床應用〕 1.暴咳或喘:痰稠難咯,或痰中帶血,類似于急性支氣管炎或哮喘性支氣管炎,常配伍杏仁、桑白皮、貝母、五味子、知母等,方例《款冬花湯》、 《款冬花散》。 2.久嗽痰血:久患喘咳、痰中帶血、潮熱等,類似于慢性支氣管炎、結核病等,常配伍百合、白芨、知母、阿膠等,方例《百花膏》、 《紫苑散》。若肺癰咳吐膿血,胸滿振寒,脈數咽干,大渴,時出濁唾腥臭,臭久吐膿如米粥狀者,常配伍桔梗、薏苡仁等,方例《款花湯》。若久咳喘促,浮腫、便秘者,常配伍葶藶子、陳皮、檳榔、當歸等,方例《冬花葶藶子煎》。 〔用 量〕 5~10克,丸散酌減。 〔用 法〕 生用或蜜制后用。 〔禁 忌〕 肺虛不足,火熱灼肺及肺有濕熱者不宜用。 〔附 方〕 1.款冬花湯(《圣濟總錄》):款冬花、杏仁、貝母、知母、桑白皮、五味子、甘草。 2.款冬花散(《和劑局方》):款冬花、麻黃、桑皮、知母、貝母、杏仁、半夏、甘草。 3.百花膏(《濟生方》):款冬花、百合、蜜。 4.紫苑散(《圣惠方》):紫苑、冬花、生姜。 5.款花湯(《瘡瘍經驗全書》):款冬花、甘草、桔梗、薏苡仁。 6.冬花葶藶子煎(驗方):款冬花、葶藶子、青皮、陳皮、檳榔、木香、杏仁、當歸、馬兜鈴。虛證加人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