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看似很遠,實則很近!因為任何人,都很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血液黏稠,也非獨立性的疾病,一旦發生,便會使血流速度減慢,逐漸堵塞血管,進而誘發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危害人體健康。 那么,如何判斷血液是否黏稠呢? 血液粘稠的人,臉上出現4個信號,若一個都沒有,血管還算通暢1、視力模糊 如果平時視力正常的人,經常在早上起床后,出現短暫性模糊,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 那么,一定要警惕,很有可能是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導致的。 這通常是因為,血液粘稠,血流不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便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出現暫時性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2、常流口水 首先排除口腔問題所致。如果平時沒有流口水的情況下,突然在一段時間內,發生流口水的現象,就要提高注意了。 這種情況的發生,很有可能是血液黏稠,導致血管堵塞所引起的。 此時一定要細心觀察,是否是單側流口水,甚至還有口眼歪斜的情況,如果有這樣的表現,最好去醫院檢查,很有可能是中風要發生。 3、嘴唇發紫 正常健康人的嘴唇,是紅潤有光澤的,如果出現嘴唇發紫的情況,排除寒冷天氣和飲食所致,就要引起重視了。 因為,只有當血液黏稠,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嘴唇才會發生顏色的變化,呈現出“青紫色”。 這種情況,也被稱為“紫紺”,是典型的心血管疾病的一種表現。 這類人群往往還會伴有,輕微的體力不支,稍微勞動便會氣喘吁吁等。 4、頭痛眩暈 大腦內的血管一旦堵塞,會阻礙其中血液的流通,進而引發缺血性頭痛的情況。 頭痛的同時,還會伴有眩暈的癥狀,尤其是在早晨起床的時候,更為明顯。 如果不加以檢查并治療,很容易造成腦卒中、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 日常生活中,3個行為習慣,會加速血液黏稠度,勸你少做!1、睡眠:少 有數據報告顯示,人們睡眠越來越少,會導致血液,變得越來越黏稠。 這主要是因為,長期的熬夜,睡眠不充足,會使人處于一種應激的狀態; 長此以往,會引起血管收縮的異常,導致血液流速變慢,血管垃圾不能及時排出。 進而使得血液黏稠,甚至發生血管堵塞的風險。 2、飲食:膩 在臨床上,很多血液粘稠的發生,都與高脂肪的攝入有關。 日常飲食過于油膩,便會攝入過多的脂肪在體內,甘油三酯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導致脂質斑塊形成,最終導致血液過于黏稠,血管變硬變脆。 3、煙酒:重 煙酒,似乎是眾多人的日常習慣。 但是我們要知道, 吸煙傷血管!長期大量吸煙,會損害血管內皮,造成全身血管老化、變窄、斑塊形成等等,甚至出現血栓。 而過度飲酒,不但會產生使身體“生銹”的活性氧,還會增加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導致血液更為黏稠,堵塞血管。 想要血管健康,血液暢通,堅持“五個一”1、一種營養 豆制品:通常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而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有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被有關組織所吸收利用。 進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的黏稠度。 另外,除了豆制品外,禽蛋、魚類中,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適量食用。 2、一杯冬青荷葉茶 荷葉:十分常見,其含有黃酮,和生物堿類,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從而改善血液黏稠狀態,降脂降壓,預防血栓的形成。 冬青:其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還可清熱散風,可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者,有很大的好處。 蒲公英: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飲,可以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黏稠,穩定血壓,保護血管健康。 3、一份心情 ![]()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長時間處于一種偏激、消極的狀態,等同于熬夜,也會使人處于應激狀態; 并且,這種負面的情緒,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導致血液流速減慢,增加血管的壓力。 因此,想要血管健康,擁有一份好心情,懂得舒緩心情,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4、一項運動 ![]() 運動,可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內的毒素垃圾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不要過度、過量運動,以免損壞身體。 建議:每周3次運動,每次半小時以上,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 如:羽毛球,廣場舞,太極,散步,慢跑等等。 5、一組動作 ![]() 勾腳:用盡全力,勾腳8秒鐘后,再用盡全力繃腳; 反復進行,可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 ![]() 聳肩:身體站立,肩膀向上提起,再慢慢放下; 上下為一組,每次進行15組。能為頸動脈提高動力,預防血管堵塞。 ![]() 伸懶腰:雙手舉起,至頭頂,用力往上拉伸; 每次進行5分鐘;有利于促進靜脈血管的血液流動,預防血液粘稠,保護血管健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