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有錢就幸福嗎?越有錢越幸福。 好像也不是,馬云就老說自己經(jīng)常愁的睡不著覺,這種感覺不能算幸福吧。所以,要是以錢為標準,還有幸福的人了么? 那么幸福到底來自哪里?有一項全球范圍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獲得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竟然是我們無能為力的遺傳基因,大約占到50%。就是說如果你缺乏幸福感,有一半的可能是天生的性格問題。這是個壞消息,因為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另外50%分別來自你內(nèi)心的感受和環(huán)境因素。 先說環(huán)境因素。其中包括身份、財富、人際關(guān)系、社會地位等等,大約占到10%。也就是說包括錢在內(nèi)的這些因素,也就占這么多比例。所以像那句老式雞湯說的“用錢未必能買到幸福”,似乎還是有些道理。 這么多無奈之后,我們最后的希望,只能集中在剩下的那40%,也就是我們對自己、對別人、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的看法,也就是心態(tài)。值得欣慰的是,這個比例并不算小。 毫無疑問,只有積極地心態(tài)才能使人的內(nèi)心充滿希望,并感覺充實而幸福。關(guān)于如何獲得積極的形態(tài),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心理學家勞拉·金通過實驗,給出了一個行之有效并且簡單易行的方法,秀幸福。 在實驗中,勞拉·金把被試者隨機分成三組,并要求他們定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生活。第一組寫自己生活中最理想的狀態(tài);第二組則描述遇到的挫折和創(chuàng)傷;第三組只寫一般的生活和工作計劃。 三個月以后測試他們的幸福指數(shù),第一組明顯高于另兩組,第二組最低。就是說通過寫心情日記會對心態(tài)產(chǎn)生顯著影響,秀幸福的行為的確能有效提升幸福感。 現(xiàn)代腦科學也發(fā)現(xiàn),人的記憶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去存儲客觀事實,而是有選擇的記憶和遺忘。所以無論是幸福感還是痛苦感,都與我們的主觀選擇有關(guān)。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有選擇的去提高正面情緒的亮相頻率,記日記、寫微博、發(fā)朋友圈,通過秀幸福秀出真實的幸福感。 沒想到吧,原來曬幸福、秀恩愛不只是虛榮和炫耀,居然還有這么大的實際意義,那不妨拿起手機,一起去試試,看看是不是真的能秀來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