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朋友咳嗽了有2個多月了,我看了舌苔:黃膩干,脈滑,口干口渴,無痰,因為咳嗽的時間很久了,聽著咳嗽的很深,聲音都不響亮了。 處方:麻黃杏仁石膏炙甘草生姜白術茯苓瓜蔞葶藶子單包大棗個 7付 3天后,微信聯系,一點減輕的癥狀都沒有,我郁悶的盯著那個處方半天,翻來覆去的回想她她當時的癥狀,那么黃厚膩的舌苔,就是肺熱的咳嗽,怎么可能一點不減輕呢? 第二次復診:我仔細的觀察,舌苔還是黃厚膩的,一點也沒有變化,因為咳嗽嗓子很不舒服,自己揪了揪嗓子,一條紅紅的印痕,可想而知多么的不舒服吧。 脈也仍舊滑數。 已經用了7天的藥了,都無效,肯定是方向不對,我必須重新考慮。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真寒假熱,或者是身體寒久了已經化熱了。她告訴我咳嗽出的痰的顏色是白色的,如果是真熱那么痰一定是黃色的,現在是白色的,那就是小青龍加石膏湯:專門處理這種寒化熱的癥狀。 桂枝白芍干姜麻黃細辛旱半夏五味子炙甘草石膏葶藶子單包大棗個 愈! 果然是寒化熱造成的咳嗽。 中醫難,難在辯證,那么明顯的熱癥,根本的原因是寒,寒也就罷了,也不分明,也不來個干脆的,寒就寒熱就熱,用藥也痛快,就像這種的,大部分的寒,一部分的熱,所以有關去寒的藥和去熱的藥的比例很不好拿捏。 中醫的處方既是精準的也是模糊的,有去寒的,有去熱的,也有介于寒熱中間的,各個處方都有,只不過由于個人體質的不同,劑量以及用藥比例需要因人而異! |
|
來自: 中醫太美vq3do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