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之含有山的詩句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唐·王維《鹿柴》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游山西村》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二》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雪》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近代·毛澤東《七律·長征》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近代·毛澤東 《憶秦娥·婁山關》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近代·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李白《望天門山》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唐··杜牧《江南春》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題西林壁》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張繼《楓橋夜泊》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魏晉·曹操《觀滄海》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唐·杜甫《絕句二首》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絕句二首》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唐·王維《山居秋暝》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漢·項羽《垓下歌》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唐·李白《送友人》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明·于謙《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清·鄭板橋《竹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清·納蘭性德 《長相思·山一程》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唐·白居易《賣炭翁》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宋·翁卷《鄉村四月》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唐·王之渙 《涼州詞二首·其一》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唐·劉禹錫《望洞庭》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歌子》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宋·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宋·蘇軾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唐·李白 《關山月》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宋·林升《題臨安邸》 敕勒川,陰山下。南北朝·佚名《敕勒歌》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五代·李煜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宋·曾幾《三衢道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唐·羅隱《蜂》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五代·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宋·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宋·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宋·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唐·溫庭筠《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唐·王維《畫》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宋·岳飛 《滿江紅·寫懷》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南北朝·佚名《木蘭辭》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唐·白居易《長恨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先秦·佚名《越人歌》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白居易 《憶江南詞三首》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唐·白居易《琵琶行》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清·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魏晉·曹操《短歌行》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唐·王勃《山中》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唐·李白《蜀道難》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唐·李白《蜀道難》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唐·杜甫《登岳陽樓》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李清照《漁家傲》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唐·溫庭筠《商山早行》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五代·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五代·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唐·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漢·卓文君《白頭吟》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宋·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宋·楊萬里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宋·文天祥《正氣歌》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漢·佚名《孔雀東南飛》 山長水遠,遮斷行人多望眼。 宋·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宋·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山無陵,江水為竭。 漢·佚名《上邪》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宋·歐陽修《畫眉鳥》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 宋·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清·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魏晉·劉楨《贈從弟(其二)》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宋·梅堯臣《魯山山行》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宋·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金·元好問 《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金·元好問 《摸魚兒·雁丘詞》 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到深山。 宋·張炎《風入松·裳古曲》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唐·王維 《終南別業》 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宋·李清照《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唐·杜甫《登樓》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唐·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唐·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宋·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