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路位于閘北區東南部。南起北蘇州路,北至天目東路。長834米,寬12.0~20.0米,車行道寬9.4~16.0米。清光緒二年(1876年)筑南段,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向北延筑,因南接浙江路(今浙江中路),故名北浙江路。民國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多旅館和住宅。 清光緒六年(1880年),上海工部局在蘇州河上建造浙江路步行木橋,光緒十三年(1887年),因原木橋已有毀損,遂將舊橋拆除,另建一座寬5.19米的新橋,橋仍為木結構。光緒三十二年十月(1906年),工部局又拆去木橋,改建成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橋梁,下部結構為木樁基礎重力式橋臺,新橋長59.74米,寬13.9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橋上鋪設單軌,通行英電5路、6路有軌電車。 浙江路橋,俗稱老垃圾橋,位于中國上海市區蘇州河上,南接黃浦區浙江中路,北連靜安區浙江北路,是我國現在僅存的幾座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的老橋之一,更是一座國寶級的橋梁,是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北路南起北蘇州路  浙江北路22弄北蘇州路814弄(承吉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22弄北蘇州路814弄 | 承吉里 | 石庫門里弄 | 1927年 | 磚木二層 | 83幢 | 4022平方米 |

 浙江北路102弄3-19號天祿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102弄 | 天祿里 | 石庫門里弄 | 1904年 | 磚木二層 | 10幢 | 1488平方米 |
 浙江北路114弄7-11號和濟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114弄 | 和濟里 | 石庫門里弄 | 1911年 | 磚木三層 | 3幢 | 686平方米 |
浙江北路114弄和濟里系縷雕石庫門精典建筑
浙江北路118號閘北革命史料陳列館
現在位于上海閘北區浙江北路118號這座“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歷史陳列館”并非是原址重建而成,其原址“三曾里”位于閘北區原香山路(現臨山路)公興路口,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毀于日軍大轟中。 2007年,閘北區為將“三曾里”,曾經發生過的歷史盡量還原在場景類似的石庫門樓房里,便把位于浙江北路118號原區政協辦公地,改建為“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機關歷史史料陳列館,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 廣州召開,隨后選出中央局5名成員組成中央局機關;同年7月至9月,中央局成員 陳獨秀、 毛澤東、蔡和森、羅章龍先后來到上海,以時任中共上海區執行委員長王荷波的名義,租下了距當時上海北火車站僅一二里路的這一處隱蔽門樓。當時,毛澤東帶著楊開慧和兩個兒子住在樓下前廂房,蔡和森、向警予夫婦住樓下后廂房,羅章龍住樓上。
師壽坊是石庫門式平房,條件很差。學校在弄堂口掛上了于右任寫的“上海大學臨時校舍”的牌子。當時學生已增加到800人,還有附設的平民學校和青云學校,僅有15幢民房,校舍嚴重不足。這時上大在社會上名聲蒸蒸日上,都認為這所大學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于是學校決定利用這有利條件,采取募捐和借款的辦法,籌錢建造校舍。新校舍選在江灣鎮西端,1927年4月1日校舍落成,師生們遷入。并把上海大學的新校址改成了“國立勞動大學”。 浙江北路129弄龍吉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129弄 | 龍吉里 | 石庫門里弄 | 1937年 | 磚木二層 | 25幢 | 1143平方米 |
浙江北路129弄龍吉里
浙江北路129弄龍吉里
浙江北路129弄10號誠化普善堂舊址 誠化普善堂在歷史上為閘北的著名慈善團體之一。該慈善團體創立于1919年,1951年10月終止活動,主要創立人不明,辦公地點位于浙江北路129弄10號。誠化普善堂的慈善活動包括施診給藥、施衣、施米恤寡、惜字、保產、育嬰、施材、賑災等。該堂的經費來源為會員捐助。 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310108945190000066誠化普善堂舊址 民國 北站街道 浙江北路132弄福慶坊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132弄 | 福慶坊 | 石庫門里弄 | 1935年 | 磚木二層 | 13幢 | 1238平方米 |
浙江北路132弄福慶坊
浙江北路138弄厚余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138弄 | 厚余里 | 石庫門里弄 | 1936年 | 磚木二層 | 12幢 | 1088平方米 |
浙江北路138弄厚余里
浙江北路164弄仁志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164弄 | 仁志里 | 廣式里弄 | 1910年 | 磚木二層 | 14幢 | 1343平方米 |
浙江北路191號公審會堂,國民政府高等法院


浙江北路292弄和康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262—302弄 | 和康里 | 石庫門里弄 | 1890年 | 磚木二層 | 65幢 | 6120平方米 |
浙江北路262—302弄和康里
 【海華樓餐館】民國27年2月,凌全福在北浙江路(今浙江北路264~266號)開設海華樓,是境內著名本幫飯店。1956年初,改名源和酒樓。公私合營后,遷至浙江北路270號。既供應大眾菜,又設有雅座,聘用名廚,選料嚴謹,四季有別,重視湯菜,風味清鮮。著名應時菜肴有清炒鱔糊、素什錦、青魚肚當、紅燒甩水、圈子煸草頭、八寶辣醬、松鼠黃魚、糟缽頭等。酒樓運用生煸、熱炒、干炒、脆溜以及燒燉等烹調方法制成鱔絲、鱔段、鱔背等多種佳肴。 浙江北路295弄福康里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295弄海寧路998弄 | 福康里 | 石庫門里弄 | 1929年 | 磚木二層 | 21幢 | 1470平方 |
浙江北路372、382、412弄寧康坊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372、382、392、412弄寧康坊 | 寧康坊 | 石庫門里弄 | 1911年 | 磚木二層 | 67幢 | 5629平方米 |
浙江北路382弄寧康坊
浙江北路392弄寧康坊
浙江北路412弄寧康坊
曹福元題弄名
曹福元.吳縣人.(1857-10-14~1920).原名元菼,字邃翰,號再韓、邃庵。謚文愨(偽滿所賜)。十七歲進入縣學,其學識得到學使黃體芳的賞識。光緒八年(1883)以優貢生參加本省鄉試,得中舉人。翌年,聯捷成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歷官至河南開歸陳許道,署河南布政使,護理河南巡撫。《清代翰林傳略》.廣西鄉試、山西鄉試正考官、會試磨勘官、署河南布政使分巡開歸陳許鄭等處兼理河務兵備道等職。曹福元在翰林院時,有志于經世之學,撰寫論說十篇,認為引入歐美科學技術時,不能背離本國的傳統思想文化。 浙江北路403弄華安坊
地址 | 里弄 | 式樣 | 建造年份 | 結構 | 房屋 | 建筑 面積 | 浙江北路403弄 | 華安坊 | 石庫門里弄 | 1911年 | 磚木二層 | 128幢 | 6134平方米 |
華興路上華安坊

浙江北路北至天目東路結束。
我的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