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元和六年,白居易和兩位朋友逛仙游寺,此地在楊玉環去世的馬嵬驛附近,他們緬懷起50年前的這件大事,談及民間傳說雖多,卻無傳世巨作能盡述其事。 于是,白居易嘗試寫了一篇《長恨歌》。 沒想到這首敘事詩如此膾炙人口,綿延傳唱千古。其中金句頻出,以唐玄宗李隆基好色求女開篇,與楊貴妃共享“繁華極樂”,以至于“重色誤國,樂極生悲”,遭遇安史之亂,倉皇出逃經過馬嵬驛,楊貴妃被禁軍逼死。故事本該戛然而止,白居易自己繼續胡思亂想:李隆基孤獨追思楊玉環愁腸百結,委托道士之魂飛去仙界尋訪楊玉環,天上人間各表情意,映證了他們的愛情天長地久。 近代,有許多一流的畫家參與《長恨歌》題材“擂臺賽”,其中不少獲得了國家級的大獎。我搜集了一些給大家欣賞: 1.戴敦邦新繪長恨歌(1990年第四屆連環畫大賽二等獎) 戴敦邦,鎮江丹陽人,著名的連環畫大師。1981年,國內創作環境發生變化,他已在上海交大教書,眼力也不大不如從前,于是他決定將《長恨歌》作為他告別連壇的紀念之作。 他竭盡幾十年功力,工巧并舉,全力以赴,前后經歷四年,完成41幅圖畫。不論是第一次看到的,還是回顧欣賞的朋友,都只有贊嘆的份。畢竟戴老將自己巔峰的功力都賦予了它,41幅,幅幅都是大手筆。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圖中玄宗有所思、有所求,對三千佳麗挺不滿意)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背對讀者,合“深閨”“未識”之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楊玉環比身旁牡丹花更嬌艷)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在我看來,戴老筆下的楊玉環,豐腴、端莊、嫵媚、慵懶兼備。如果說其他畫家得其形體,而戴老獨得其神韻也。而用色有冷艷之感,花團錦簇而含有清涼之氣。)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構圖創意新穎,容易引起無限的聯想。) 全文請到 https://www.toutiao.com/i69446364248975119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