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看到的《傷寒論》是“漢長沙守南陽張機著,晉太醫令王叔和撰次 ”,也就是說,《傷寒論》是王叔和在張機原著的基礎上撰寫的,這意味著王叔和在《傷寒論》中加入了自己的文字。 在日本的康平本《傷寒論》中,一些條文的排版很特殊,有退格排版的,這應該是王叔和加入的。譬如說,在張仲景原序之后,王叔和添加了自己的序言。王叔和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王叔和是杰出的醫學家,自然要對《傷寒論》完善,醫理,藥理以及病理都是需要系統化的,王叔和在張仲景原著的基礎上完成了這一工作。普通讀者可能難以體會王叔和用心,因為達不到王叔和的思想高度。 完善而不畫蛇添足,這體現出王叔和卓越的醫學智慧。譬如說,后人會隨意在小柴胡湯中加入石膏,并以為自得。而在《傷寒論》中看不到這樣的配伍,這是因為小柴胡湯病為傷寒五六日,可能伴有太陽中風,所以不可加石膏,否則必然會加重病情。而小柴胡湯加桂枝是可以的,即柴胡桂枝湯。如果醫學造詣不夠,就會反而吹捧小柴胡湯加石膏的用法。 王叔和是張仲景的親傳弟子,這在《傷寒論》以及《脈經》中有充分體現。王叔和以“師曰”尊稱張仲景,而對同時代的華佗,王叔和并沒有這樣的稱呼。正因為如此,王叔和不改動張仲景原著,就連張仲景原序都不作任何改動,王叔和補充序言之語意都模仿張仲景,體現出高度的尊重。王叔和將《傷寒卒病論》單獨成書,也是在向張仲景致敬。 在《脈經》中,王叔和引用了《傷寒論》的很多內容,這是醫學再創作。與王叔和比較,孫思邈將《傷寒論》完整收入自己的書中,這不是醫學再創作,而是抄襲。孫思邈完全可以將《傷寒論》獨立成書,卻沒有這樣做,就如同現在的官僚醫生一樣,編書就是在抄襲,沒有任何原創精神,因為孫思邈就是唐代的官僚醫生。 在《金匱要略》中,以鱉甲升麻湯治陰陽毒,而在《脈經》中,以升麻湯治陽毒,以甘草湯治陰毒。《金匱要略》: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在《傷寒論》中以甘草湯治咽痛,《傷寒論》: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王叔和以甘草湯治陰毒之病,不與《金匱要略》相同,是不為疾病表象所迷惑,體現了深厚的醫學功力,諸如此類,《脈經》中的醫學再創作是后人所不能比肩的。后世黃元御,張錫純之流給王叔和提鞋都不配,現在的人卻反以黃元御,張錫純之流為尊,這是自甘墮落。 如今更有人以張仲景之名抹黑王叔和,這是別有用心,是要借張仲景之名謀利,以仲景之名的各種中醫名目還少嗎?都是想要做什么?有些人開口閉口都是仲景,這些人向仲景繳過學費沒有?仲景認這樣的弟子嗎? 康平本《傷寒論》是在唐代流傳到日本的,而自唐以后,我國再無原版《傷寒論》,這是為什么?只因為如孫思邈之流太多,盡干欺師滅祖、更名自功之勾當,這樣的人又怎么能與王叔和比? |
|
來自: 昵稱7292487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