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復盤。 你就會發現股價與成交量之間的走勢有一個很普遍的規律,尤其是在各大指數上更明顯。 1、在上漲趨勢中,成交量隨著股價的上升而增加。股價回落,成交量也會迅速減少。 2、在下跌趨勢中,成交量隨著股價下跌而減少。但是隨著成交量越來越小,股價的下跌速度也越來越慢。 這種股價和成交量的關系在股市里很常見,尤其是在各大指數上更是明顯,這并不是巧合。 股市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 雖然這不是絕對的正確。 因為成交量也可以作假,例如主力可能會大單出貨,小單買入;或者大單買入,小單出貨。 騙人的手法很多,防不勝防。 但是這種虛假的成交量是有成本的,主力也只會偶爾這樣做,長期造假的成本很高。 所以,相較于其他的指標來看,成交量確實是最樸實實用的指標。 一天的成交量可能會有假,但是一段時間的成交量基本是真實的。 今天和大家詳細解釋一下成交量這個指標。 成交量是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 這直接反映了市場的供求關系: 當供不應求時,大家都爭相購買,價格自然上漲。 當供過于求時,買方少,市場冷清,價格自然會跌。 但是注意,只有買方和賣方成交,才會有成交量。 買的人覺得未來價格會漲,賣的人覺得未來價格會跌,這樣才能成交。 所以我們也可以把成交量理解為買方和賣方看法的分歧程度。 比如在10塊錢的價位上,成交量是1000手,也就是多方買了1000手,空方賣出1000手。 多空雙方在10元這個價位上產生了分歧——多方覺得股價會漲,所以買入;空方覺得股價會跌,所以賣出。 當大家都覺得未來要漲,都想買,手上有股票的人不愿意賣,成交量自然上不來。 相反也是一樣,大家都不看好,沒人愿意買,手上有股票的人賣不出去,這也無法形成成交量。 所以,成交量的本質,就是大家的分歧程度,有人看好,有人看空。 了解了成交量是多空雙方的分歧之后,再結合股價就好理解了。 1、上漲趨勢中,如果成交量比較溫和,沒有突然放量,這說明市場分歧比較小。 雖然大家想買,但是沒多少人愿意賣,大家都一致看好后市,所以未來上漲的空間也大。 2、相反,在上漲趨勢中,如果成交量急劇放大,這說明市場的分歧加大,很多人買但是也有很多人賣。 這個時候盡管股價還是在漲,多方占據優勢,但是這很可能是強弩之末。 3、在下跌趨勢中,成交量萎縮:有人想賣,但是買的人少,說明大家不看好后市,未來會繼續跌。 4、在下跌末期,成交量放量:多空分歧加大,買方進來了,很可能就是下跌趨勢的末期。 所以明白了成交量的內涵之后,我們常見的量價關系也就好理解了: 比如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低迷之后,隨著成交量上升,股價回溫,這是短中線最常見的買入信號之一。 因為經過了前段時間的低迷,成交量上升,有買方進來了,說明后面還會有行情。 但是隨著成交量在增加,股價漲不動了,這個時候可以觀望。 這說明多空雙方的分歧在加大,有人買(看好后市),有人賣(不看好)。 所以這會可以適當地參與,但是別重倉。 完整的量價關系圖如下: 最后還是想說,世事無絕對。 成交量也好,技術指標也罷,這些都不一定百分之百準確。 這是一個概率性的東西,相對成功率大罷了。 股市里賺錢很輕松,但是虧錢也很快。 我們要做就做成功率大的事,買就買上漲概率大的股票。 股諺有云:市場走壞時,地量是地獄;市場走好時,地量是天堂;市場震蕩時,先縮到地量再放量是向好的信號。 理解了成交量是買方和賣方的分歧,上面這些就很好理解了。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