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浦與方干 ——兼議“松鬣” 據《隨園詩話》卷七(四十)《追憶陳浦》記載,壬辰年(1773),一位名叫陳浦的老寒士來拜訪袁枚,送給他一冊詩稿。袁枚當時對詩稿并未細讀,隨手放在架子上,后來讓蟲子蛀蝕了一大半。過了七八年,到了庚子年(1780)偶然拿來詩稿細看,才發現作者原來是一位很有造詣的詩人,學唐詩能夠得到其神韻和趣味。于是忙著打聽其人的下落,不料,這位老寒士已在數年前逝去。袁枚為與陳浦失之交臂而深感后悔,于是引用了陳浦的幾首詩,收在自己編的《隨園詩話》里,作為紀念。 陳浦有《廬山瀑布》詩:“嘖雪萬峰巔,風吹直下天。長懸一疋練,飛作百重泉。松近無晴鬣,村遙有濕煙。因知元化大,江海與周旋。”《廬山瀑布》中的“嘖雪”與“晴鬣”屬于比較令人費解的詞。“嘖雪”中的“嘖”字,《漢語大詞典》(三卷473頁)中有4解,其四云,“象聲詞”,“嘖嘖”用來形容議論紛紛?!皣K雪”應該是形容下雪紛紛然?!吨腥A典籍珍藏書系》編委會編輯的《文白對照隨園詩話》(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和蕭楓主編的《《隨園詩話》文白對照大字珍藏本》(藍天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把這句詩解作:“在山巔上噴雪”,我覺得不確。 “晴鬣”也比較令人費解,《中華典籍珍藏書系》編委會編輯的《文白對照隨園詩話》和蕭楓主編的《《隨園詩話》文白對照大字珍藏本》(藍天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都把這句詩解作“松林離人很近,沒有松鼠”。 “鬣”,《漢語大詞典》(十二卷758頁)中有6解:解作長而硬的胡須;馬頸上的長毛;魚鰭;植物花、葉、穗芒形狀如馬鬃的。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松,凡言兩粒、五粒,粒當言鬣?!倍?/span>“晴”字作形容詞使用有“晴朗”之意。“晴鬣”可解作“晴天的松針”。由此可見,“松近無晴鬣”應該解作“松樹由于靠近瀑布沒有干爽的松針”。 陳浦還有《醉后題壁》詩:“貧歸故里生無計,病臥他鄉死亦難。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憐身后識方干?!?/span>袁枚在《詩話》里寫道:“嗚呼!余亦識方干于死后,能無有愧其言哉!” 查資料,方干(808一886)字雄飛,睦州桐廬(今屬浙江)人。早年曾隱居于嚴光釣臺旁,后頻繁外出赴試,然屢困名場,遂徙隱于越州鏡湖并終老于此。方干死后,當時的宰臣張文蔚及韋莊等人聯名上奏朝廷,請求追贈,認為他“俱無顯遇,皆有奇才,麗句清辭,遍在時人之口,銜冤抱恨,竟為冥路之塵” 后來,朝廷承認了他的才干,追認他進士及第,但逝者已矣,已經于事無補了。此即“身后識方干”這一典故的由來。陳浦的人生經歷與方干相類似,但是他的人生結局好像還不如方干。 老龍子有詩: 松針松鼠本無關,典籍珍藏作謬談。 子弟誤人關大計,欺名盜世亦可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