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 mp://6NIEIVHj9oBQvTb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血管綜合征,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高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低壓)≥90mmHg,如收縮壓≥140 mmHg,而舒張壓<90 mmHg稱之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大約60%的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膳食結構不合理,如攝入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導致血壓升高。藥物和其他疾病的影響,包括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等。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出現的常見癥狀有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發病初期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休息后可恢復正常;當血壓突然升至較高水平時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癥狀,嚴重時會發生意識不清、抽搐。 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藥物可選擇利尿藥、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1型受體阻滯劑。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針對原發病,如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高血壓,腫瘤切除后血壓可降至正常;腎血管狹窄的高血壓可行介入治療或擴張腎動脈。 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定期健康體檢,積極控制危險因素,積極降壓治療(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干預并舉),可預防心、腦、腎靶器官損害,降低致殘率及病死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