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級的經典著作閱讀甚多,文學類的是系統的閱讀自不必說。 且說政治哲學、社會哲學、法哲學的。我想閱讀能讓我站在一個制高點,故選讀復合型的作者的著作。眾里尋他千百度,還是選中了上個世紀末熱過一陣而今寂然無聲的哈耶克的著作。熱時,只是浮泛看過一些紹介文章,它們的各執一說令我無所適從,也就不顧了;再顧時已經三十年了。 這三十年,見證了許多社會現象,思考了一些問題,再遇到哈耶克時閱讀的時機已經成熟,雖產生強烈共鳴。當年學寫楷書字,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交替吸引我,令我在他們之間穿梭來往,結果一家都沒學到手,且弄得自己不倫不類,連我字體都沒有。后來拾起《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才意識到真正與我切合的是柳懸誠公權;當初滑過他,實際是不喜歡自己。 我讀《共產黨宣言》,驚異于它的文字的鼓動性;讀《資本論》,驚異它的建構能力(未完);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有感覺,但據權威說它是作者的不成熟之作也就放下了,再沒拾起。 讀觀念史研究著作《在經驗與超驗之間》(景凱旋著),感嘆作者對東歐文學議論的切實,于是關注知其名而未讀其書的米沃什,讀了他的《被禁錮的頭腦》。至此腦洞大開,我的頭腦也被禁錮有年了。 正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西方現代思想叢書”,書目之3便是《通往奴役之路》。這書,我是知道的。在中國它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了。于是選購一本。讀得認真,但那不通透的譯文讓我幾欲擱置,而思想的朝向事情本身到底還是激勵我讀竟。知殷海光曾譯,搜得《到奴役之路》,譯得酣暢淋漓,雖有刪節且多是意譯,但確實把握住了作者的命意。 人們以為我讀了很多書,我也不置可否,算是默認;實際是常常博覽群書,浮表知道許多。這不派上用場了。選中一本好書,勝讀十本一般的書。 我知道哈耶克的文章和著作都有其價值,按寫作年代先后讀,可得其思想的來龍去脈且可學到他的研究范式。但還是奔向了火焰熾烈的《自由秩序原理》和《法律、立法與自由》。 閱讀兩書快一年了。有人說要么完全不讀哈耶克,一讀,如果你恰好是個虔誠的思想者,你就放不下了。信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