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日本侵華時期,日本人野心龐大,且殘忍霸道,為了達到目的,對各個地方進行了狂轟濫炸。只要有日軍戰機飛過的地方就會有炸彈。當時的日本人還研究一種毒氣彈,一旦引發爆炸就造成嚴重的災難。不光如此,還在地上埋下了很多的地雷,尤其是在村莊的周圍,一旦人踩下去就會爆炸,沒有人知道他們埋了多少。 可能現在有些地方還存留下來以前日軍埋下的炸彈。四川的一個小山村村民,就曾經在開挖土地建房子的時候,不小心挖到了一個炸彈,為了安全,當時村民們嚇得趕緊報警。因為四川處于盆地地區,地理位置屬于易守難攻,當年的交通發展沒有那么好。日軍大型的軍械很難運進來,所以他們就選擇在一些小村莊埋下了很多的炸彈。 當村民們在開挖的時候機械與地面上的金屬發生了強烈的碰撞聲音,于是村民們就使用鏟子挖出來。越挖越大,等挖出來之后感覺它的造型怎么像一顆炸彈,于是有人提出抗戰時,日軍曾來過這里入侵作戰,可能是日軍留下來的炸彈。于是工人們馬虎不得,趕緊報警,警察也最快的速度前來檢查,發現這個好像不是炸彈。 為了以防萬一,然后又請了一批考古專家前來看看,專家們看到這枚“炸彈”年代久遠,它的材質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不像是抗戰時期的產物,應該是哪個朝代的文物,當時他們就樂開花了。村民們也同時也松了一口氣,原來不是炸彈,是文物啊。 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在歷史長河中為子孫后輩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瑰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不斷開發,近幾十年來,出土的文物越來越多,而這些文物被完好的保存在了博物館中。 專家們將這枚“炸彈”輕輕的打開,這其實是一個香爐,因為造型和炸彈有點相似,也難怪村民們會以為是炸彈。將它打開之后發現,里面藏有大量的瓷器。經過專家們不斷的鑒定和翻閱資料,發現這是北宋時期的龍泉窯,十分的珍貴。 我們知道,龍泉窯開創于三國兩晉時期,傳承和發展了1600多年,很不幸的是在清朝時期就斷了,相關工藝就失傳了。它是制瓷歷史上歷史事件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在北宋的時候主要是粉青色比較多,到了南宋的時候青色的比較多。它并不流行刻花,而是流行貼花或者是浮雕。在當時主要暢銷于亞洲和歐洲等許多的國家,影響深遠。 經過查閱歷史,原來這個小山村在北宋時期是一個寺廟,因為戰亂的原因,寺廟破敗了。這些瓷器應該是那些僧人放在香爐中留下來的,因為放在了香爐中所以在這么多年之后還能保存得完好。這一發現也為了我國的考古研究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在發展這么多年以來,每一個朝代都產出了大量的文化產物,是一個時代的文明和發展。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這些東西數不勝數,但是能保留至今的很少。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因為清政府的實力羸弱,落后導致被人欺負,遭受到外來入侵。 經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后,中國的大量文物流失到各國,還有很多至今都還沒有回歸故土。所以國家對每一個朝代每一件文物都格外的珍惜,它們是先人智慧的結晶,應當被很好的保存下來。也正是因為中國的發展歷史悠久,所以每一個有社會發展的地方都可能有文物,就像是這個小山村一樣可能會挖出“炸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