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從網絡媒體到自媒體(紙媒沒有去查證,可能也有),有個人被頻繁曝光、討論,真是火了,她就是丁璇,與她一起火的還有江西九江學院。 看了一些報道之后,好奇去查丁璇其人,頭銜真不少:中國婦女聯合基金會傳統文化公益講師,河北省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女德文化研究學者,女德與禮儀資深專家。過往報道還顯示,丁璇曾巡回各地講授傳統文化,主講主題有: “女德乃齊家之要”“女人如何旺夫齊家”“如何做好女人”等。 明白了,她的火是必然的,因為她選擇了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到處講座,結合中國經歷過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大背景,她的言論必然有很多擁護者和很多反對者。網絡上有些人把其擁護者稱之為直男癌,反對者叫做女權主義者,別被稱謂蒙蔽,直男癌也不全是男人,說不定女人占了大多數;所謂的女權主義者也有大量的男人奔走吶喊。我是不贊同女德的,但在我看來,女德婦德這東西暫時存在非常正常,因為它曾經存在了兩千多年,已經融入到一輩又一輩中國人的生活中、習慣中,徹底清除豈是一二百年就能做到的,估計也要經歷一輩又一輩人的覺醒。我不是女權主義者,就像我不贊同男權一樣。男人追求尊嚴和成就只靠“出嫁從夫”也算不得什么本事,女人追求獨立自主就靠口誅筆伐直男癌也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男人女人之間既不是以夫為天,又不是改朝換代奪政權,用不著弄得硝煙彌漫,更不用一邊喊著“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一邊回敬“祝你永遠是處男”。 女德這東西至今存在不可怕,所謂的直男癌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很多女人既是女德侄楛下的受害者,又親手培養信奉女德的男孩女孩。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在父母的安排下嫁入了一個公婆既當個小官又經商有點小錢的“豪門”。結婚之后,女孩做起了自由閑人,吃穿用度樣樣不缺,可是,這看似光鮮無憂的生活背后卻是連續墮了兩個女胎,現在已經是第三胎,檢查又是女孩,醫生說再不生下來以后可能不容易懷孕,公婆家才勉強同意生下,但是還要生第四胎。朋友們聽聞此事都很氣憤,但最讓人氣憤的是女孩家人無動于衷,女孩還說“不生男孩怎么行,他家的家產誰來繼承!” 好吧,他家家產實在太多了,多到排不上市區前100名。 如果你說這是個別例子,那么丁璇在接受采訪中提到的“必須提醒女孩子們要守貞潔,這才能保證婚姻的福報,而且哪個男孩子愿意娶沒結婚就墮胎、給人當二奶、做小三的女孩子呢?”竟然得到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人的追捧,就值得深思了。守貞潔,為誰守,如果是個人意愿當然無可厚非,如果只是為了守貞潔保證婚姻幸福那就顯得可笑了。封建社會的良家婦女每個都是守貞潔的,為什么丈夫還是會三妻四妾?民國年間很多婦女在丈夫死后得到過貞節牌坊,她們的幸福在哪里?我不贊成墮胎,因為那是生命,但是說沒有男人愿意娶婚前墮胎的女人,那婚后為了生男孩而墮胎的女人還少嗎? 丁璇或者丁璇們也是女人,而現在,正是這些女人們在大肆鼓吹女人要守貞潔、是處女、保清白這些奴役女人的話,這是何其悲哀! 看到這,有人可能驚呼,你這是讓女人不守貞潔,不當處女?呵呵呵,我沒這么大本事,這也不是辯論賽。我覺得,貞潔也好、處女也罷,守得是自己的底線,與男人無關,更影響不到社會和諧進步。女人也好、男人也罷,要求別人之前請先做好自己,都是成年人,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做自己喜歡的事,并能承擔后果,與別人有什么相干? 丁璇和丁璇們大肆宣揚女德,表明上是教女人做一個所謂的好女人,實際上就是要繼續男尊女卑,延續男人們和部分女人的權利。如果女德真的能讓家庭和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什么那么推崇女德的封建王朝滅亡了?如果說學習女德、尊崇女德是尊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那一定是沒學過歷史,忘了是先有的母系氏族后有的父系氏族,從山頂洞人就開始了遵守共同的習俗,生前互相保護,死后埋葬在一起,講究男女平等。 健康的夫妻之道、婆媳相處、朋友親戚走動,不是靠委曲求全,婦德女德,而是要相互尊重,換位思考,邊界明晰。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理性的事講法律、講規則,感性的事講情義、講愛,但是,請別凡事打著道德的大旗,動不動就“道德敗壞”。我相信,一個講法律、講規則、講情義、講愛的人,不會道德多么壞。相反,一個滿口只會說“道德”的人,自己一定不會遵守真的道德,更不會講規則和愛。 這么信奉、尊崇女德的丁璇老師,卻到處拋頭露面,辯口利辭,真的好嗎?看來女德還是修習的不夠呢。 上一篇:養娃,勿陷入“別人說”圈套 不喝心靈雞湯 也不束縛于傳統思想 順應人性 保留一顆澄澈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