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報 3月31日,清華大學首屆“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錄取名單出爐,我校高二年級1901班陳茁卓同學歷經綜合測試、專業測試、心理測試、體質測試多輪考核,憑著出眾的數學能力素養,最終成功入選首屆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將就讀于清華大學求真書院。據悉,我省有兩名學子入選。 謹此,向陳茁卓同學和主教練黃鋼老師、數學教研組和高二年級組表示熱烈祝賀!向辛勤培育他的班主任吳彩霞老師和各位科任老師表示衷心感謝!向全校師生報喜!希望陳茁卓同學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主教練:黃 鋼 總教練:蘇 林 班主任:吳彩霞 教練團隊:周正安 蘇 林 湯禮達 黃 鋼 張湘君 劉偉才 楊章遠 經教育部批準,清華大學自今年起開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選拔培養,面向全球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進行選拔及培養,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致力于培養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清華大學“丘成桐領軍計劃”每年計劃面向全球招收100名優秀中學生,選拔有筆試、綜合測試、面試等多個環節,過程非常嚴苛。 丘成桐先生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此次清華大學數學領軍計劃,將發揮學術大師育人作用,組成以丘成桐先生為指導的一流師資團隊,由學術大師直接授課,采用“3+2+3”本博銜接,前三年數理基礎課程學習,第四、五年科研訓練;博士階段“3”,三年職業科學家學習訓練。據了解,清華大學將新設求真書院作為數學領軍計劃人才培養單位,設計專門的培養方案,強化專業研討,引導學生開展前沿研究、參與應用項目。 “有一些非常漂亮的東西,在一般教材里看不到的,真的非常的令人著迷,這種東西是我想不出來。”眼前這個說起“數學”就滔滔不絕的男生就是湖南師大附中學生陳茁卓,3月31日,他正式入圍“丘成桐領軍計劃”,湖南僅兩名!10天后,他將前往清華大學開啟為期八周的預科學習。其實,陳茁卓不僅數學“突出”,在年級足球隊也是主力軍,還是老師的“得力助教”…… 陳茁卓從小就展露出數學方面的天賦,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珠心算,他的父母也從小注重對他數學方面興趣的引導,媽媽時時“裝傻”鼓勵尚且年幼的陳茁卓,爸爸用數學游戲激發他學數學的樂趣。 “小學三年級獲得了'華杯賽’三等獎,那是他第一次獲獎。”陳茁卓從小學開始脫穎而出,六年級獲得“華杯賽”湖南省小高組第一名、初中三年4次斬獲綜合排名最高獎學金、2017年7月開始接觸高中數學、高一時埋頭苦干一年啃掉了數學的八本教材及其配套《五三》…… 在外人看來,學數學是一件極其枯燥且令人頭疼的事,但對陳茁卓而言卻不然,“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數學上,有時候幾天就解一道題目,解完以后就非常有成就感……”每每說到“數學”時,陳茁卓總是眉開眼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陳茁卓沉浸在攻克完一道道難題后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當然,陳茁卓也有一些“鉆不破”的問題,“從去年開始我就把'高斯固定’寫在我的'小白板’上,解了快一年的。”陳茁卓說。“這個難題已經超出我們教練的一個水平了,屬于至數學界今未能解決的一個數學猜想。”陳茁卓的競賽教練黃鋼笑著說。 在黃鋼眼中,陳茁卓是高二競賽組中一個'典范’,“他不僅自己善于探索,還非常樂于分享,經常與同學之間探討,有好的解題思路時,他還會積極在講臺上和幾個小伙伴交流。”湖南師大附中的數學競賽組并非局限于師生傳授模式,而是經常讓學生之間進行“思想碰撞”,“我們會把學生們組織起來,然后給他們提供好的一些問題,給他們一個舞臺,讓他們自己去進行思想上的碰撞。”黃鋼介紹道。 ![]() 在所有同學眼中,陳茁卓是個極其自律的人。當別人都在用著最新款智能手機時,陳茁卓一直用著的是一款過時很久的兒童電話手表,除開打電話和發信息沒有任何功能。黃老師說,陳茁卓的自律還表現在對數學的癡迷上,每天十幾個小時做題絲毫不覺得厭煩,甚至走路時都在想著數學題。陳茁卓笑著說,自己有一次半夜 2 點迷迷糊糊中突然想起一道題怎么解答,一彈而起,沖到客廳白板上進行驗算。“我很享受解題的過程,有時候一個星期才能解出一道難題,但那種成就感無法言說。在我家白板上,寫了一道題,我已經思考了 11 個月而沒有答案,我相信遲早有一天我能解出來。” 陳茁卓的自律和嚴謹,在教練黃鋼那里也得到了印證。 有一次,一個家長慕名而來,想要陳茁卓給自己的孩子分享一點數學學習的經驗。陳茁卓欣然應允,卻提了“條件”:“阿姨,我今天的學習任務還沒有完成,只能給5分鐘時間。”黃鋼回憶起當時情境,有點“哭笑不得”:“他真的是邊教邊看表,5分鐘一到,他還真走了。” 陳茁卓說自己是個有“強迫癥”的人,制定好的學習計劃必須“當日事當日畢”。即使是從早上7點半在教室一直“扎”到深夜11點半,他也不覺疲憊。 談及學習數學的心得,陳茁卓認為刷題很重要,但是不要重復刷題。“數學最重要的是舉一反三,不需要重復,而且團隊交流和討論很重要,可以激發出大家的思維。”他提醒同學們。 ![]() ![]() “其實在3月23日得知自己進入面試時,我就覺得自己錄取有戲。”3月31日晚上9點,正在自習的陳茁卓接到了媽媽打來的電話,得知自己被錄取了。 兩天緊張的比賽,一天焦灼的等待,回憶起考試那幾天的事,陳茁卓表示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3月19日出發去北京參加比賽,20日、21日比兩天,第一天從下午一點開始考四個小時,第二天現學現考。23日晚上七點半終于接到進入面試通知,24號面試結束。” 其實,早從2020年10月份開始,陳茁卓就開始學習大學數學,“放寒假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學習,因為大學數學沒有人教我們,我們有問題只能內部解決內部消化。”陳茁卓回憶起備戰事情的種種,“臘月二十九,我們還在學校上晚自習,正月初二就又來培訓了,有位同學一直陪著我,我兩就是'學校最晚走的兩個人’。”晚上十一點半乘著夜色離開校園,第二天六點又從溫暖的被窩爬起早早去學校……這就是陳茁卓備戰期間的日常,壓力就是最大的動力。 “丘成桐領軍計劃”第一關就是“材料審核”,“直接就刷掉一批人了,留下的人就參加2月底的綜合測試,這一批全國大概兩三千人。”在這次2月底的數學、物理、中英文閱讀的綜合測試中,陳茁卓取得100分(滿分150分),進入了前10%,成功獲得了前往北京參加筆試的機會。 筆試分兩天進行,3月20日下午第一場筆試開考,從1點到5點,陳茁卓順利地參加完考試,“8道題,4個小時,大部分是大學的高等數學,沒怎么接觸,考完后心里還是沒什么底。”陳茁卓說,第二天的考試是“現學現考”,題目更是沒有前所未見,“等面試電話等得好辛苦,一邊等消息,一邊看面試的書,如果進面試,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陳茁卓一邊笑著感慨,一邊轉著左手腕帶著的電話手表,最后“入圍”的消息就是通過這部電話手表獲知的。“一直都很緊張,這幾天我每天都在問成績。3月31日晚上9點多打電話說'錄上了’,我才松了一口氣。” ![]() ![]() 雖然收到了被錄取的通知,陳茁卓卻沒有自顧喜悅,“他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詢問另外兩個也通過面試的高三同學的情況,得知沒有通過他表示也很遺憾,并主動協助老師和伙伴們復盤,找到面試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湖南師大附中數學競賽總教練蘇林欣慰地說道。 在陳茁卓看來,同一個競賽組的小伙伴么,不僅是同臺競技的“對手”,更是惺惺相惜的“伙伴”,他從不吝分享。在平時,他還給教練們當“助教”,經常給高一高二,甚至高三年級的學生上課,“平常考試后,有些問題我們就交給學生去討論,他總是最積極那幾個人之一。”蘇林還說,他和陳茁卓有一個約定,就是陳茁卓預科結束之后,要給他“出兩套題”。 其實,這也是師大附中的一個“傳幫帶”,“這次考試就有考上清北的學生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一個是資料,第二個是給他們做一些面對面的溝通。第三個是包括一些不能到現場的,我們還做了視頻連線。講一講我們這一塊要怎么學。”正是有這樣一個團隊的支持、這樣一種“傳幫帶”,師大附中才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進入全國最頂尖梯隊院校的學生。 ![]() ![]() 除了對數學有無比的熱愛和追求外,他的語文素養高,基本功扎實,愛好閱讀,涉獵廣泛,尤其對古詩詞頗感興趣。他熱愛讀書,讀文學、讀歷史、讀哲學,不斷的從中西先賢那里汲取智慧和思想,這在今日的理科生中實屬罕見。班主任吳彩霞老師評價他“因為博覽,所以全面;因為勤奮,所以突出。”他多次被評為年級學習之星,學校學習之星,多次獲得學校一等獎學金。 在附中優秀的競賽氛圍里,他樂于分享,經常與同學之間探討,有好的解題思路時,他還會積極在講臺上與大家探討和分享。他還經常向同學以及學長討教經驗,取長補短提升自我。課間或課后,他更是快樂地與同學們在乒乓球臺邊切磋球藝,勞逸結合,消將學習的枯燥。“我喜歡踢足球,因為踢足球的時候,可以釋放自己的壓力,每次大汗淋漓過后都感覺一身輕松,可以重新以最好的狀態進入下一輪學習。” 三年來,大小考試時的沉著應戰、倔強挺立、頑強拼搏;各種活動中的酣暢淋漓、摸爬滾打課堂上的孜孜以求、如饑似渴;運動場上的揮汗如雨、龍騰虎躍……這些歷練讓學生早已勝券在握,傲視群雄。附中金牌搖籃的殊榮激勵陳茁卓和同學們奮勇爭先!人才輩出的沃土哺育他們茁壯成長! ![]() ![]() “學為師表,學為人范。”附中的教師們,讓我看見了師之本、師之道。老師們不僅言傳于我“欲而不貪”“泰而不驕”,還身教于我“立身立命,貫橫渠之學”;老師不只帶我刻畫宇宙的維度,追逐數學領域的奇妙,還精心鑄形科學先驅的濟世本心和報國壯志。 面對新形勢、新競賽、新強基,蘇林教練、黃鋼教練、劉偉才老師等悉心指導我,為我量身打造競賽學習方案,謝朝春、吳彩霞老師在綜合學習方面和為人處世方面引領我如何立身、立人。 感謝附中,感謝各位辛勤的園丁,也感謝一起成長的小伙伴們,因為有你們,我的人生路才精彩紛呈! ![]() 自從接到了錄取的信息,陳茁卓沒有給自己放一天假,一直在自學大學數學。4 月 11 日他就將前往清華大學,完成 8 周時間的預科課程,今年 9 月,正式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新生。“以后的同學都是'大神’,感覺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過能進入一個更好的團隊也是件非常讓人期待的事情。”陳茁卓表示,他會在數學研究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一步一個腳印篤定前行,希望有朝一日為國家基礎科學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