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前,曾有很多人才選擇了出國留學。后來待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祖國最為需要人才的時候,那些曾出國留學的人才就紛紛選擇了回國。正因為如此,我國才會有如今這樣好的發展局勢。但是讓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那時我國國內情況明明那么艱苦,卻依然有人才愿意回國來發展。但是如今我國國內的情況明明那么好,卻偏有不少曾就讀于國內名校的人才在選擇了出國留學后堅決不肯再回來。那么,多數名校留學生都不肯回國,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看看施一公怎么說 一、我國國內名校學生想外出留學的原因 我國國內名校的學生之所以想要外出留學,原因其實有很多。比如說,為了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要知道,我國培養人才的模式跟國外培養人才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別。我國名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更注重人才在被培養期間所取得成績有多好。但是國外名校在培養人才時,則更注重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體承受能力。于是,兩相比較之下,自然就容易在無形中讓國外的名校成為備受我國國內人才青睞的存在。 再比如說,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國外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都比較高,而正因為如此,就決定了他們完全有實力給學生們提供更為良好的發展機會。以華裔天才物理學家尹希為例,他原本可是地道的擁有中國國籍的中國人。但后來到美國進行了深造后,就直接選擇了加入美國的國籍。即便有很多人不厭其煩地對他進行規勸,他也始終不肯放棄在美國得到的一切回國發展。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覺得美國能給他提供更為良好的發展機會嗎? 二、留學生不肯回國來發展的現狀 有資料顯示,自從我國與國外的某些國家建交以后,就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其中,有不少學生在出國之前都曾慷慨激昂地表示,待自己學成歸來后,一定要施展才華報效祖國。然而實際上,不管這些人后來在國外混得怎么樣,他們都變得不愿意再回到中國來了。即便他們在網絡上被國人視為叛徒一般的存在,他們也仍堅持不肯回國。就好像我國國內有什么洪水猛獸在等著吃他們似的,弄得他們一度談回國而變得大驚失措。 三、施一公剖析留學生不肯回國發展的原因 針對中國留學生在出國留學后變得越來越不樂意回國發展這一情況,我國的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先生曾給出了這樣的剖析結果。他認為,現在中國的名校留學生在出國留學后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不想回國,在很大程度上跟他們過慣了在國外的安逸生活并變得已經不想再脫離舒適圈這一原因有關。具體來講,這些人在沒有出國留學前,都一直在國內過著既緊張又極具競爭力的學習生活。稍微不努力,就有可能被人超越和受到導師的批評。但是到了國外后,即便他們自己不肯上進,也不會有人對他們耳提面命。 加上到了國外以后,即便他們選擇了加入他國的國籍,也不用再像在國內那樣,做什么事情都非得跟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努力這件事掛上鉤。如此一來,他們自然就會感覺無比輕松了。既然這樣,那時間久了,他們自然就更加不樂意選擇回國發展了。雖然這樣的原因在那些怎么都不肯再回國的留學生看來極為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在施一公先生看來,卻實在是荒謬之極。因為他覺得,太過于安于現狀和容易產生滿足感的人,是最容易由人才變成廢柴的。與其到了真的變成廢柴的時候再感到后悔,還不如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選擇回國接受更為嚴格的歷練呢! 結語: 留不住人才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很該引起我們本國人的關注和反思。但與此同時,那些不肯在學有所成后回國發展的人,也理應自行就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出反思。別一有搞不定的事情出現后,就想起自己是中國人。待事情被順利解決了以后,卻照舊龜縮在留學地不肯回國。那樣的話,其實不光會被咱們自己人看不起,更會被那些外國人看不起。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