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不穩定,傷害了誰 朋友的兒子讀高二,父子倆平常很少推心置腹的談論,往往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在兒子A眼中,父親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炸。小時候,當他還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曉得成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時,只要傳來父母激烈的爭吵,他就會不由自主的拔腿就跑。有一次我的女兒去他家里玩,兩人正興致勃勃的搭著積木,忽然A拽著她就飛奔下樓,等到自我感覺到達了安全地帶后,才怒氣沖沖的訓斥道:你怎么不怕死呀?難道你沒有聽到我爸媽噼里啪啦的打架聲?咱們再慢一步,就要被挨打了!嚇得女兒再去A家都提心吊膽,更不用說A所承受的心理痛苦了。 A的父親當然也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他說自己就是脾氣有點暴躁,激動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雙手而已。其實,父愛如山,自己對孩子的愛超越所有大山。比如,高興的時候孩子可以隨便把自己當馬騎,可以開心的直呼自己的名字,可以接受孩子的任何玩具對他的攻擊,孩子要錢時自己也毫不吝嗇,情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成全孩子的虛榮心。這些也確實名副其實,我曾親眼看到他8歲的孩子拿著手機狠狠的砸向他的額頭,他的額頭隨即就起了一個饅頭樣的大包,他卻只是笑著揉了揉,和藹的看了孩子一眼,說你的槍法好準。 如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兩人的隔閡與日俱增,甚至到了需要母親為他們相互傳話、替他們充當潤滑油的角色了。父親感到自己很悲哀,他懇切的要求兒子改變對自己的態度。 “你的性格不穩定”,兒子放棄了很多貶義詞,也忽略了許多褒義詞,只是淡淡的用了一個中性詞。 剎那間父親肝腸寸斷,他明顯的意識到孩子大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了,孩子也在殫精竭慮的想著和自己和睦共處呢。“性格不穩定”,通俗一點說不就是“二百五”嗎?可是為了父親的尊嚴,孩子不知道翻閱了多少字典,斟酌了多少字詞,才找到這么合適的語言。 “一定要改正自己性格不穩定的壞習慣,它不僅傷害到了無辜的孩子,對自己也是無形的摧殘!因為每次無端的發了脾氣之后,自己心里也是無盡的痛苦和傷感。”父親白天自言自語,晚上自言自語,睡夢中依然在自言自語。清晨醒來,穩定的性格帶著鳥語花香、鶯歌燕舞而來,身后藏著他可愛的、歡呼雀躍的兒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