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知稼穡苦,須知物力艱 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 丁智會 親愛的同學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的詩句你我從幼時便耳熟能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朱伯廬先生的訓誡至今仍縈于耳畔;2013年國家便發布了“光盤行動”的有關文件,號召人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可是, 2020年的今天,關于食品浪費方面的調查結果仍不容樂觀!同學們,我們應知稼穡苦,須知物力艱,讓我們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同學們,目于當下,浪費亂象仍觸目驚心:婚宴、壽宴等大型宴席迤邐不絕,大半浪費;旅游團餐因游客食也匆匆,游也匆匆,造成飯菜浪費;學生套餐雖方便快捷,卻因學生眾口難調,食量不一而造成嚴重浪費;公務聚餐雖屢禁而仍未止,助長社會奢逸之風;近幾年,更有網絡吃播亂象大行其道,主播假吃、催吐造成食物大量浪費……同學們,種種浪費的亂象讓我們目不忍視,耳不忍聞。我禁不住要大聲疾呼:“舌尖上的浪費”可以休矣! 8月12日,央視新聞嚴厲批評了部分網絡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的現象,號召人們“節約糧食,拒絕浪費”。近兩年,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不少吃播主播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這些主播為了吸引大眾眼球,增加流量,往往會以大胃王為噱頭吸引觀眾。鏡頭前大行饕餮,片刻吃光堆積如山的食物;鏡頭后卻是各種催吐、各種假吃。這種吃播亂象誤導消費習慣,既危害健康又助長鋪張浪費之風,如此畸形的飲食之風可以休矣! 飲食本是一種文化,體現了國人異彩紛呈的烹飪智慧,體現了國人不疾不徐的飲食態度。天地食材,盡為我用;珍視美食,以敬天地。《左傳》有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諸中美德中最大的美德。那些吃播主播為吸引眾人眼球,極盡浪費之能事,對天地的敬畏之心何在?不循自然的飲食之道,終會貽誤自身,自食惡果。有些主播因濫吃食物造而患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即為明證。 同學們,在西方,浪費不僅僅悖德行為,也是一種違法行為。1922年愛因斯坦訪問上海時受到畫家王一亭的盛情款待,愛因斯坦后來寫到:在那沒完沒了的宴席上,盡是連歐洲人也難以想象的悖德的美味佳肴……“悖德”二字,可見愛因斯坦對浪費的態度;在西方的不少國家,比如瑞士,如果在餐廳點食物過多造成浪費,將會被罰款。節儉為美德,浪費即犯罪,請君銘記于心啊! 也許有同學會認為當今世界物質極為充裕,浪費幾分又何妨?殊不知,你丟棄的可能是別人求之不得的幸福。君可知,在全球76.33億人口中至少有8.2億還面臨饑餓的困境,我國城市餐飲業浪費量相當于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革除浪費陋習,需我輩共同努力!同學們,珍愛糧食,拒絕浪費,請從自我做起! 整肅社會浪費亂象,方能風朗氣清;人人珍愛糧食,方能物盡其用。盼節約風起,你我皆知稼穡之苦,皆以節儉為念;盼浪費風止,你我皆知物力維艱,愿這世間永無饑餓之人! 謝謝大家! 扼浪費之陋習,揚節儉新風尚 ——“厲行勤儉節約,拒絕餐飲浪費”主題班會發言稿 草木心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把最深刻的道理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我們驕傲于《舌尖上的中國》中那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但我們更應警惕于“舌尖上的浪費”的陋習。在各種餐飲浪費中,最令我心痛,也是每天都會遇到的就是學生食堂的浪費!在今年非洲蝗災、全球疫情和南方洪災的復雜背景下,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正確面對餐飲浪費,“扼浪費之陋習,揚節儉新風尚”,從我做起!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在食堂里浪費成了正常的行為! 你認為飯菜不好吃,可以隨意丟掉;你吃飯挑食,可以隨意剩下。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倒掉的飯菜是我們父母的血汗錢,是跟我們父母一樣的其他人的父母付出艱辛才做好的?有沒有想過,就在此時,就在同一個地球上,非洲還有很多吃不飽飯的孩子,他們因為蝗災可能遭遇更大的災難!我們浪費的不僅是親人們的辛勤勞作,更是整個社會的資源!所以正確面對餐飲浪費,“扼浪費之陋習,揚節儉新風尚”,從我做起!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浪費成為習慣時,我們更應厚植節儉的觀念! 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同學們,也許你會覺得你一個人浪費了一點沒什么,可是這一個個你,這一個個點,當它以14億相加時便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呢?水稻之父袁隆平,穿著十幾元的格子襯衣;小麥之父茹振鋼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們貢獻巨大,卻依然保持著老一輩們節儉的習慣!所以正確面對餐飲浪費,“扼浪費之陋習,揚節儉新風尚”,從我做起!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以節儉為習慣,以節儉為光榮,需要人人自覺,更需要法律的監督! 人民日報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行中國人在德國一家餐廳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飯菜被當地執法人員罰款50馬克,執法依據是資源是社會的,誰都沒有理由浪費。“倉廩實而知禮節”,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千年薪火相傳的根本原因。讓勤儉節約上升到國家法律層面,不停留在口號上面,用實際行動去制約浪費行為!要正確面對餐飲浪費,“扼浪費之陋習,揚節儉新風尚”,從我做起! 李商隱面對歷史感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同學們,中國人真正解決溫飽問題才過去了多久?我們萬萬不可以做古人口中的不肖子孫,辜負了先輩付出巨大艱辛為我們建設的太平盛世,更不可為享一時的口腹之欲而浪費了子孫后代的寶貴資源!讓我們扼浪費之陋習,揚節儉新風尚! 本文word文檔下載 長按下方“遇語文”的二維碼,即可進入對話框,回復關鍵詞 舌尖上的浪費 即可獲得鏈接,直接下載本文精編word文檔。 聲明:本文命題、解析和范文為“爸爸媽媽都愛看(ID:bbmmdak)”和“遇語文”(ID:yu-yuwen)原創,嚴謹轉載和上傳網絡。 ◆【遇語文|科技人文主題作文】中國科技 人文中國◆2020全國高考十套真題標桿作文(精選word版可下載)◆【遇語文|漫畫系列原創作文】讀漫畫,悟生活,明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