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還是不買房?一直是很多人糾結的主題,畢竟對于大多數剛需住房者來說,想買房并不容易。但買房的剛需者到底是否應該在2021年買房呢?還是應該再等一等呢?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既然是剛需買房,是否買房主要取決于你自身的財務能力,如果財務能力允許當然就應該盡快買房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安定生活 剛需應該不應該買房,實際上并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因為根本的因素是你是否有財務能力買房,如果你根本沒有能力買房,任何討論的結論都是毫無意義的。 如果你已經具備了住房的購買能力,比如你已經有了積蓄能夠支付首付,你的收入狀況能夠滿足買房貸款的需要,你為什么不買房呢? 有很多朋友之所以糾結是否買房,實際上是擔心貸款有壓力、還貸款有利息,覺得虧了;有朋友就提出疑問:如果以100萬元購買住房,首付30萬元,從銀行貸款70萬元,30年還本付息140萬元,你敢貸款嗎?可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使用貸款買房要支付利息,但全款買房又沒有那么多的資金。 實際上,這樣的疑問現實中會有很多,主要是覺得買房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平,買房貸款要支付利息。但是房子是一個家庭穩(wěn)定生活的基礎,更是一個人流浪的心找一個安放的地方,曾經湖北洪湖的27歲許康去鶴崗花3萬元購買了房子,就是因為他覺得沒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心都在流浪;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心靈安個家。本來想花三萬元在鶴崗買房安放自己流浪的心,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由于經濟壓力,最后只能選擇將自己暫時安放在鶴崗的心收回來繼續(xù)流浪。舟山船員李海在“流浪吧”詳述了自己前往鶴崗買房的經歷,從而“李海式購房”的現象;江西九江微信名“蓮花開”的一名外賣小哥,從江西九江辭職遠赴云南個舊買房,原因只有一個這里的房價一套住房只有7萬元。 因此,作為剛需是否需要買房主要看看你口袋里的錢夠不夠買房,如果夠抓緊買房。 第二個方面,剛需在2021年仍然是者盡快買房的,畢竟希望房價大幅度下跌是不現實的,恰恰相反,2021年以來住房仍然處于調控之中 很多人不敢買房是因為擔心買房以后房價下跌,從而自己就虧,這樣的想法導致一等再等好幾年,房子仍然不知道應該不應該買。 買房不買房是很多人都會糾結的問題,畢竟房價的漲跌都是人們要考慮的因素,即平時人們所說的上車的擔心車跑得慢、沒有上車的人擔心車子跑得太快追不上。 這里要明確的是,希望房價大幅度的下降是不可能的,房住不炒并不代表希望房價下降,房價的穩(wěn)定才是我國住房調控的目標,房價的大漲和房價的大跌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房價的調控政策不斷出臺,是否在面對房價的調控之下會出現房價的下跌呢?現實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不斷出臺恰恰是因為面臨較大的房價上漲壓力。 從現實情況看,如果我們以2015年的房價為基數,再與2020年7月份的房價價格進行簡單對比,我們發(fā)現了一個不愿意承認的現實:主要城市住房的價格始終處于持續(xù)的上漲過程之中。根據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的北京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對比上漲了46.1%;上海53.7%、廣州58.8%、深圳累計上漲了57.9%。如果你在2015年準備買房而沒有買房,那么,現在你要多拿一半的錢進行買房。 2021年3月面臨房地產嚴格調控的形勢下,重點城市二手房掛牌價格依然延續(xù)微漲態(tài)勢,北上廣深的二手房掛牌價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二線重點8城中杭州、南京、武漢、成都、重慶的二手房掛牌價格環(huán)比上行。 如果是剛需在2021年是否需要買房呢?當然是應該買房。 第三個方面,雖然我們的房地產政策是堅持房住不炒,但是對于剛需而言,房產仍然是居民最大的投資資產 為什么認為剛需購房者在2021年應該買房呢?因為對于剛需者來說,買房不僅僅是讓心靈安個家,更是家庭未來投資的最大資產。 中國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就曾經表示:中國未來十年能夠抗通脹的資產只有兩個,一個是優(yōu)質公司的股票,另一個就是核心區(qū)域的房產。 但斌也強烈發(fā)聲:2021年也許是牛在低頭喝水,普通人最好的投資是房子。 炒房和投資住房也許目前并不是一個好的時機,但是對于剛需購房來說,投資房產也許是未來家庭最優(yōu)質的投資資產,無論是從家庭資產的配置,還是從抵抗未來通貨膨脹的角度看,剛需投資房產都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特別是對于那些并沒有專業(yè)的投資能力的人來說,投資房產相當于簡單粗暴的投資方式。 剛需購買住房既是生存的需要,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是家庭投資的需要,2021年的剛需是否應該買房的結論是顯而易見的。(麒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