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見對于一個家族來說,女主人的綜合素質是影響至深的。也因此,從古至今,大家族對娶妻挑選媳婦這回事,都十分謹慎和重視。這個原則,在《知否》里,被盛家貫徹得十分徹底。因為原著表現更全面一些,我們就以原著為參照,看下盛家在這方面,是什么操作。作為女主的成長地,盛家在《知否》里是出鏡率最高的家族。實際上,盛家先祖出身卑微,發家晚,一直到故事結束,盛家也只能算個中等的家族,還不是中等靠上的那種。但相比書中其他顯赫的大家族來說,盛家卻是活力滿滿的,一直堅定且平穩地走在階層上升的路上。盛家老太公,流浪兒奮斗成功,重金娶沒落官宦家的小姐,改換門庭明蘭新婚次日拜夫家祠堂,被那里層層疊疊的牌位刺激得自卑了起來,想起在宥陽老家看到的盛家祠堂,所有的牌位加起來,還湊不夠葫蘆娃的數目。
盛家發跡第一代——盛老太公,是古代版的個人奮斗典范。
他原本是個流浪兒,連祖父輩的名字都記不清。后來自己努力經商,又抓住改朝換代的良機,搭上了幾個大官,開始發家。盛老太公發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金禮聘了一位沒落官宦家的小姐為妻,生下三個兒子。對啦,電影的女主肉絲姑娘,踏上泰坦尼克號的唯一目的,不就是她那沒落貴族的媽,把她許給了一位美國新興資本家嘛!這事在當年不新鮮,許多在新大陸發了財的人,為了提升自己的階層,都喜歡回歐洲和那些老貴族聯姻。只不過,肉絲的未婚夫倒霉,好好的媳婦,中途被窮小子杰克給截了胡,還白白損失了珍貴的海洋之心。回到盛老太公這里,本質上也是一回事。有錢了,和有文化有地位(再落魄也比他階層高)的官家小姐聯姻,改換門庭。盛老太公作為富一代,這能力和眼光真是很厲害的,就打下了盛家日后崛起的基礎。
盛家第二代差點出大事,兩個媳婦帶領大家撐了過來然后探花郎引來了盛老太太這個出身勇毅侯府的金鳳凰。如此,盛家開始和頂級權貴搭上了邊。雖然探花郎和侯府嫡女的婚姻并不美滿,最后鬧到夫妻反目,嫡子夭折,只剩下一個庶出的盛纮,探花郎也早早去世,但盛老太太還在盛家,盛纮就有了指望。盛老太太不計個人恩怨,以寡婦之身把庶子盛纮培養成材,使盛家開始在官場上站穩了腳跟(探花郎不算,他雖進了官場,卻死得太早)。盛家的第二代,除了探花郎,還有老大和老三兩個兒子。老大繼承家業經商,老三做個富貴閑人。不過老大寵妾滅妻(汗,盛家的寵妾滅妻是祖傳的),死時幾乎把家業敗干凈;老三吃喝嫖賭,是個長壽的極品無用之人;再加上早逝的探花郎,盛老太公苦心改良的成果,幾乎全軍覆沒。危難時刻,老二媳婦盛老太太頂著重重壓力,把盛纮培養了出來,讓盛家重回官場。老大媳婦盛大老太太,艱難中也拉扯大了兩個有出息的子女。長子盛維更成了大富商,和盛纮兄弟聯合,把盛家從泥潭里拉了出來。 盛家老三一家沒出息,但兩個嫂嫂和侄兒侄女太給力,他們倒有條件坐享富貴。盛家第二代三個媳婦,兩個都是女中豪杰,在困境中扛起了重振家聲的重擔。盛家第三代,老太太帶著盛纮走上興旺之路盛家第三代,盛維兄妹嫁娶都不錯,所以長房的傳承穩住了。三房扶不起來,也鬧不起多大的風浪,可以忽略。當年盛老太太婚姻失敗,親生子夭折,卻頂著巨大的壓力,留在了盛家,把小白菜一樣的庶子盛纮,精心培養了起來。給盛纮最好的教育資源,讓他科舉中第,在盛纮初入官場的時候,又動用自己的關系為他引薦鋪路。盛纮的婚姻,也是她精心考察后,親自帶盛纮上門求親,才娶到了朝廷重臣之女王氏。為此,她還得罪了娘家勇毅侯府。王氏個人素質比較一般,卻為盛家生了兩個爭氣的子女:長柏和華蘭。如蘭雖說沒頭腦,但總體還在可控范圍內。作為主母,她也沒苛待過妾室和庶子女;她的娘家,在仕途上給盛纮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所以雖然王氏對婆婆實在一般,但盛老太太也不計較,反而從不后悔當日聘了王氏。 原因就是,她看王氏糾結于長柏的媳婦人選時,說的那樣:“可憐天下慈母心,柏哥兒的前程和太太的順心,孰輕孰重?”在她看來,做婆婆的選媳婦,不能只圖自己順心,更要考慮媳婦對兒子和家庭是否有正面影響。盛家第四代,兩個兒媳聯手,壓制了盛家最大的破壞分子林姨娘有了前面三代打下的基礎,盛家第四代的男子,起點就高了不少。長柏憑借優秀的個人素質,娶了清貴的世家——海家的嫡次女;長楓運氣好撿漏,娶了同樣清貴的柳家嫡女;長棟無意中背了受傷的老太太下山,被沈國舅的老嬸看中,把女兒嫁給了他。在兒子們的婚事上,盛纮繼承了盛老太太的精神,挑選得相當用心。海家和柳家,家世清貴,家風優良,女兒人品好,都是他多方努力求來的。只有長棟沒等到他發力,就無意中把自己推銷出去了。但他是盛纮兒子這個因素,也是沈家非常看重的。長棟成婚晚,在《知否》里,他的妻子沒有什么發揮的空間。第四代的媳婦,出彩的是大兒媳海氏和次兒媳柳氏,出彩的焦點,在于妯娌倆聯手,成功壓制了盛家最大的破壞力量林姨娘。 林姨娘仗著盛纮寵愛,把盛家后院弄得雞飛狗跳,長楓也差點被她帶歪。但海氏一來,林姨娘就遇到了克星。 海氏對陣林姨娘,那是全方位的碾壓,第一次交手,就讓林姨娘失去了盛纮的信任,收回了曾擁有的權力,后來更被攆到莊子上看管起來。柳氏進門后,打斷了林姨娘試圖借助長楓重回巔峰的念想,不但收服了長楓的心,還引導長楓用功讀書,有了光明的前途。海氏和柳氏這對妯娌之間,也是互相尊重,有點英雄惜英雄的意思。在《知否》小說的番外里,幾十年后的長柏,是受人敬重的三朝元老,也把盛家帶入了鼎盛時期。
娶錯媳婦有什么后果?《知否》里,齊衡的母親平寧郡主,有刻骨銘心的體驗。平寧郡主看不上兒子愛慕的明蘭,深信自己的政治投資眼光,看中了“熱灶”六王爺的女兒嘉成縣主,本意也是為兒子求個更好的助力。但她忽略了縣主的人品性情,結果兒子和兒媳過成了一對怨偶。嘉成縣主驕橫,虐待下人,又以勢壓人欺負大房,把齊家搞得家宅不寧。更嚴重的是,六王爺站錯了隊,在不久后的亂局里被滅了門。六王妃母女倆被凌辱致死,平寧郡主深受驚嚇,這才知道兒媳婦和親家母竟害過人命。齊衡無端受此打擊,雖然挺了過來,以后的婚事卻也很不順利。有類似煩惱的不止平寧郡主一個。華蘭的婆婆不靠譜,也把忠勤伯府上下幾代人害得不輕,華蘭更是沒少受婆婆折磨。這充分說明,娶媳婦娶的不僅是家世,還要好好考察人品啊!
為啥他們那么重視聯姻?一部《知否》看下來,你會發現男婚女嫁占了非常大的篇幅,整個故事就是幾個家族的聯姻史。而真實的歷史上,家族之間的聯姻也從未斷絕,以致于古代很多戰爭,都是親戚打親戚。舉個例子,李淵父子起兵反隋,說起來,那是表哥造親表弟的反,表侄子要奪親表叔的江山。不光中國這樣。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的祖母”,她的女兒女婿及他們的后代,遍布歐洲大小小小的王室,還因此導致了血友病在歐洲王室的大流行。統治階級都這樣,下面各個階層熱衷于聯姻就更不用說了。區別只在于,階層不同,聯姻的對象也不同。如果聯得好,像盛家這樣幾代聯下來,那人脈和資源是非常可觀的。 現代人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環境中,有資格講究“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古代人卻無法這么奢侈。 因為生產力的低下,導致人們想要提高生存質量,只有選擇抱團,聯合起更多的資源,實現圈子內的利益共享。而最天然緊密的聯合,就是血緣,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這種。但一個家族不可能只靠內部消化生存下來,要與外部的力量結合,最容易也最牢固的方式是什么?是聯姻啊!通過婚姻,讓幾個家族之間產生新的血緣關系。劉秀愛不愛妻子陰麗華?愛。而且陰麗華的家族也給了他很大助力。但在急需真定王劉揚的力量援助之時,他照樣得委屈愛人陰麗華,娶了劉揚的外甥女郭圣通,并且給她比陰麗華更高的地位。對于劉揚來說,劉秀再多的保證都是虛的,都不如把他變成自家人,來得更為牢固和實在。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知否》里,各個家族為何如此重視聯姻這回事,把娶媳婦和嫁女兒看作頭等大事了。 其實就算時代發展到了今天,嫁娶依然是大事對不對?只不過現代人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在婚姻中加入感情因素的考量了,這是時代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