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行走札記 | 大師筑匠,群星璀璨:中山陵經典紀念建筑探幽

     lpl求知獲識 2021-04-03

    在南京東郊風景區郁郁蒼蒼、一望無際的林海碧波之中,散落著許多饒有特色的中山陵紀念建筑。不同于人們在普通公園里常見的那些亭臺樓閣,它們是中國建筑史上的精品,名家高手的杰作,無不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這些建筑,寄托了捐建人和設計者、建造者對孫中山先生崇高的敬意和永恒的懷念;這些建筑,能喚起人們對孫中山先生音容笑貌和光輝業績的美好回憶;這些建筑,還是歷史見證人,一梁一棟,一瓦一石都默默地而又真實地記錄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大地上的動亂和安定、野蠻與文明。

    2021年3月28日,群學書院“南京文化深度行走活動”第三季開啟,我們將帶領大家深度參訪十余處紀念建筑,觸摸民國大師的杰作,感受大師輩出的民國。

    本文為隨行的讀者李麗潔老師撰寫的行走札記,除說明來源者以外,文中所有配圖均由攝影師劉秋琥攝制,謹與讀者諸君分享。


    中山陵經典紀念建筑探幽

    文 | 李麗潔

    圖片、視頻 | 劉秋琥

    2021年3月,群學書院的文化探訪行走活動再啟動,今年首場行走的路線是鐘山民國系列建筑。近日春光明媚,時有去紫金山間游玩,看梅、觀鹿、孩子寫生……玉蘭、二月蘭、櫻花、桃花,正次第開放;這漫山遍野林間,每次來都是蒼山綠蔭、潭水微漾。鐘山如畫,著名建筑眾多,欣然前往。

    圖片

    行健亭

    一點半,集合點行健亭。《易經》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的,亭名源于此。上大學時游覽紫金山,乘坐公交車可直達中山陵廣場,在車上有被這路邊松柏旁氣勢如虹卻又典雅沉靜、紅柱藍瓦之古亭吸引。想靜坐于此,細細觀賞,卻總是匆匆路過直奔景點。今天從春日梧桐大道漫步至此,靜坐闌干,抬頭觀頂,花格齊整,斗拱間隔,確實古典雅致,休憩適宜。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行健亭

    建筑的氣息源自設計者,設計者所處的時代與其個人經歷及審美造就了對應呈現。今天的民國建筑游歷,不可避免會再溫民國和民國的建筑師們。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之際,有一群年輕優秀飽讀詩書的中國學子遠赴歐美深造,學習西方現代知識。由此帶來的是他們這個獨特的群體對民族的思索、探究與表達。其中的建設專業畢業者歸來后,即形成了流傳至今、中西合璧的眾多經典建筑留存。我們有幸今日在南京可瞻仰。

     圖片

    中國第一代建筑師群體(來源:網絡)

    行健亭由民國建筑師趙深設計,1933年建成。

    趙深先生1898 年出生,1911年考取清華,后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學習,接受“巴黎美術學院”學院派教育體系(Beaux-Arts)訓練,兼顧'藝術'和'技術'。畢業后,趙深在美國費城建筑師事務所工作與實習,后與賓大學弟楊廷寶同游歐洲。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后,葬事籌備處向全世界的建筑師和美術家征集陵墓設計圖案,遠在美國的趙深參加了設計征集,獲得名譽獎第二名。后趙深回國,創辦建筑事務所,原南京勵志社(現鐘山賓館園內)即是其作品,其傾向于 '中華風格' 的設計體現。1933 年趙深、陳植、童寯創辦上海華蓋建筑事務所。'華蓋' 之名則由葉恭綽(后文有涉及)選定,意為'中華蓋樓',原南京首都飯店、原南京張治中公館、原南京馬歇爾公館、原南京陵園中山文化教育館、原南京水晶臺地質礦產陳列館等均出自此事務所。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行健亭

    行健亭對面是永豐詩社,南京先鋒書店的紫金山分店。我曾在詩社買過一本《草葉集》,案頭有讀,惠特曼的生命認知與詩歌表達令人震撼。

    我們隨袁導前往中山陵博愛坊。天晴高闊,游人還沒恢復到疫情前的熙熙攘攘景象。從遠處即可看到博愛坊,白體藍琉璃瓦頂之牌坊,靜默肅然屹立于山間陵前,中山先生手書“博愛”鎏金二字在其間,浩然正氣久漾。此坊由楊廷寶大師設計。楊廷寶大師在南京有較多建筑留存,前文已述。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博愛坊

    中山陵主體建筑群位于紫金山中心位置,前臨平川,背擁青山,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依山而建,由南往北呈中軸線,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風格。俯瞰,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取“木鐸警世”之意。整體建筑融匯了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筑之精華,莊嚴簡樸,別創新格。音樂臺、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行健亭、永豐社、永慕廬、中山書院等建筑環繞在陵周,和諧、統一、莊嚴,均為名家杰作。

    中山陵的設計者是民國建筑大師呂彥直(1894—1929),安徽滁縣(今滁州市)人,其8歲喪父,隨其姐僑居巴黎,接觸西方文化,數年后回國。曾受教于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林琴南。1911年考入清華,1913年赴美留學,入康奈爾大學,先攻讀電氣專業,后改學建筑。畢業前后,曾為美國著名建筑師亨利·墨菲的助手,參加金陵女子大學(今南京師范大學)和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校舍的規劃、設計。呂彥直先生的中山陵設計稿獲得當時征集比賽第一名,可惜在建造過程中,殫精竭慮,英年早逝。

    圖片

    呂彥直設計中山陵圖稿

    中山陵正南面是音樂臺,音樂臺門前有一孝經鼎,鼎周有三層精美石臺階。1929年,戴季陶和國立中山大學全體同學為表達對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決定捐資鑄造一尊銅鼎,安放在陵前。

    圖片

    孝經鼎(來源:網絡)

    此鼎為紫銅鑄造,造型古雅,朝北一面鑄有楷書書寫的“智、仁、勇”三字,朝南一面曾鑄有楷書書寫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字(后被磨去),亭內有銅碑,上刻戴季陶之母黃太夫人手書的《孝經》全文。《孝經》有言: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戴季陶曾歷任孫中山的機要秘書,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終身追隨。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音樂臺

    觀賞、聽解孝經鼎及相關歷史后,我們進入音樂臺。我曾游覽音樂臺多次,大學畢業前夕,宿舍8位女生一起來這里,綠草地上喂白鴿,夕陽下合影留念。當年青春不自知,忽而已中年。些許激動地再至舊地。紫薇長廊邊滿是二月蘭,一圈書柜、咖啡、年輕男女,林間景象幽美。往下行走,扇形廣場草坪已依勢間置條條木長凳,是為每年的夏日森林音樂會配備。來到舞臺,高大灰白典雅石照壁依舊,白鴿似更活潑,水杉林間成群展翅飛漾,或三兩佇立在花紋雕刻石壁上凝視著眾人。我在渾厚典雅之照壁前石欄稍坐,此感與前年在佛羅倫薩領主廣場相似。

    圖片

    音樂臺鳥瞰(來源:網絡)

    音樂臺由民國建筑大師關頌聲、楊廷寶設計。關頌聲(1892年~1960年),廣東番禺人。生于天津,曾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和清華學校。1913年清華學校畢業后,于1914年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建筑學專業,1917年又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市政管理,1919年回國。他曾經是中國營造學社社員,曾任南京首都建設委員會工程組委員。作品有南京中央運動場(今南京體育學院)、譚延闿墓、前中國國際聯歡社(今南京飯店)、前美國駐華大使館(今西康路33號)等,都是今天南京的著名歷史遺跡。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光華亭

    游罷音樂臺,我們去探尋光化亭。林間依然處處二月蘭,間有游人,一路美好燦爛。袁導提示斜上走小徑,幾十米,赫然一白色精美花崗巖八角亭出現在眼前。我到訪過紫金山無數次,居然從未見過它。此亭碩然,通透,典雅,雕刻精美,象牙一般。我們在亭間觀賞體味,贊嘆不已。亭周蒼翠松柏桂楊圍繞,山茶高然深紅映襯,雍容絕美。另一端,櫻花正好。

    光化亭由劉敦楨建筑師設計。劉敦楨(1897-1968),湖南新寧人。1921年畢業于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現東京工業大學)建筑科,1927年任中央大學建筑系副教授,1930年加入中國營造學社,1949年,任南京大學建筑系教授,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敦楨先生畢生致力于建筑教學及發揚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著有《佛教對于中國建筑之影響》、《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大壯室筆記》、《明長陵》、《大同古建筑調查報告》等論文,為中國古建筑研究楷模,1960-1966年,對南京瞻園的改建,是他最成功也是最后的園林建筑制作。

    中國近現代建筑五宗師:呂彥直、劉敦楨、童寯、梁思成、楊廷寶。南京有幸曾擁有多位。

    袁導繼續帶領我們從中山陵去靈谷寺,此時徒步已有五公里,全程預計十公里。山間石路民國所建,青苔,水流。我們路過藏經樓即中山紀念館,中山先生銅像肅然矗立館前。靜坐片刻。

    圖片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藏經樓

    再往前,同樣是斜上山坡,來到仰止亭,驀然遇見久聞之處。此亭由葉恭綽先生捐贈建造,1932年秋落成。葉先生后亦葬于此亭側。 葉恭綽(1881-1968年),廣東番禺人,祖父葉衍蘭(蘭臺)金石、書、畫均聞名于時。父葉佩含詩、書、文俱佳,書畫家、收藏家、政治活動家。早年畢業于京師大;后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長。葉先生是書畫大家、古籍和文物收藏家,他曾收藏稀世珍寶,如西周毛公鼎(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晉王羲之《曹娥碑》、晉王獻之《鴨頭丸帖》、清初張純修《楝亭夜話圖》等;也收藏了大量鄉鎮專志、清人詞集、清人傳記、名僧翰墨、文物圖錄,如清人詞集有5000余種,《全清詞鈔》有3196家。后盡數捐贈給國家。其敬仰中山先生,感知遇之恩,終相伴長眠于此。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仰止亭

    繼續前行,一片林間、水域豁然開闊,來到了流徽榭。流徽榭又名水榭,一直以優美著稱。三面臨水,一面傍陸,青山綠水邊施然而立。此處可蓄水,對面即有一民國巨大蓄水池,造型渾圓優美,有花紋,為當年中央體育場游泳館預備。

    圖片

    藏經樓幽深處發現歷史印記

    下午四點,我們來到靈谷寺。春天的靈谷寺清新舒適,夏天來會有些悶熱,不過孩子們喜歡晚間來看螢火蟲;秋天桂花很多;靈谷素面很有名,素面館對面一條石路通幽至譚延闿墓。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靈谷深松碑

    沿“靈谷深松”石碑往上,一路青苔石路曲折、溪水潺潺、林壑深秀。譚延闿墓由關頌聲、朱彬、楊廷寶等人設計,現場可看到一些精美不凡的花壇或華表,有說來自圓明園。譚延闿(1880年—1930年),湖南茶陵人,與陳三立、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譚延闿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有“近代顏書大家”之稱,中山陵碑即為其手書。

    圖片

    行走領隊袁幼平老師講解譚延闿墓

    至此,今日游覽已畢。春日鐘山美景、精美民國建筑及背后的大師與歷史甚至自己的時光交融在了一起,不得久久回味這時間帶來的人生玄妙。夕陽西下,向組織者豆豆、袁導感謝道別,回程。路過巨大的槐樹,路過體育公園。廣場開闊,孩童在奔跑,風箏在飄揚;水邊有眾人撈魚,也有點燈野營觀月者。

    世間美好,愿長久如斯。

    圖片

    臨瀑閣合影

    THE END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亚洲高清揄拍自拍|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精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av| 女人喷液抽搐高潮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成人无码特黄特黄AV片在线| 性奴sm虐辱暴力视频网站 |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5D肉蒲团之性战奶水欧美|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观看|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大全|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激烈| 国产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无码a∨麻豆| YY111111少妇影院| 国产中年熟女大集合| 91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WWW夜片内射视频在观看视频| 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久久6久久66热这里只是精品| 中文人妻AV大区中文不卡|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7人妻碰碰视频免费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