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個亂世,亂世造英雄,所以在三國的舞臺上,涌現出了很多名將,但是這些名將,他們的才能各有不同,如典韋、許褚、顏良等人,他們武藝高強,但是帶兵作戰能力一般,所以不能稱之為將才,而徐晃、魏延等帶兵作戰能力出眾的人,才能稱為將才。能統馭全局,指揮幾十萬,或者過百萬軍隊作戰的人,才能稱為帥才。三國二十四名將中,真正的帥才只有4人。 一、關羽 關羽是一位真正的帥才。 蜀漢君主劉備是個很會識人的人,他拿下漢中之后,蜀漢眾人都以為,劉備會將鎮守漢中的任務交給張飛,但是劉備慧眼識珠,提拔了籍籍無名的小將魏延做漢中太守,從之后的結局看,劉備的這個安排非常正確。蜀漢的荊州從事馬謖才華橫溢,諸葛亮很器重他,但是劉備察覺到,馬謖是個不堪大用之人,為此還提醒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未重視,造成了丟失街亭的惡果。 劉備在入川作戰時,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留在荊州,鎮守后方,但是他身邊的重要謀臣龐統,被劉璋部下射殺后,他就讓諸葛亮、張飛、趙云率兵支援他,留下了關羽鎮守荊州。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部署,荊州需要一位上將軍,在劉備率益州之兵出秦川攻打曹魏時,他需要帶荊州之兵攻打曹魏的襄、樊等地,劉備恰好看中了關羽的統兵之才,所以將他留在了荊州。 襄樊之戰體現了關羽優秀的統兵作戰能力。他面對的曹魏名將曹仁,也是一位出色的帥才,不過曹仁防守能力出眾,進攻能力稍弱,面對關羽時,他只敢躲在城中死守,不敢和關羽出城決戰。曹仁危險后,曹操派手下名將于禁率兵救援他,但于禁隨即被關羽水淹七軍,將他們全部給生擒了。關羽的這場大勝,讓他威震華夏,曹魏舉國震蕩,不是盟友孫權背叛,奪了他的荊州,讓關羽軍心大亂,隨后被曹魏的另一名將徐晃乘機擊敗,關羽能還能取得更多的勝果。 二、馬超 馬超也是一位能力很出眾的帥才,他曾率西涼軍和曹操展開過決戰。曹操得到漢獻帝后,以漢獻帝的名義將馬騰等人勸降了,讓他們開始歸順自己,但是后來,曹操派手下大臣鐘繇等人,率兵去攻打漢中的張魯時,由于要從馬超的地盤路過,這被馬超誤會,以為曹操派兵來奪取自己的土地,所以聯合西涼的韓遂等軍閥起兵反曹。馬超反叛后,曹操親自率兵來征討他。 馬超準備在渭河北岸據守,等曹操糧草耗盡后,逼其撤軍,但是隨后被韓遂的“半渡擊之”的計謀代替了。曹操聽到馬超的計謀后,說道:“馬超小兒不死的話,我恐怕連葬身的地方都沒有了”。 后來,曹操在率兵北渡黃河期間,遭到了馬超的攻擊,不是許褚等人拼死保護,他可能被馬超所殺。馬超率領的西涼軍,讓曹操屢嘗苦果,最后是賈詡為他獻上了離間計,讓曹操離間馬超和韓遂之間的關系。西涼軍發生內亂后,曹操才將馬超擊敗了。兵敗后,馬超逃往了漢中。 三、張遼 張遼是一位優秀的帥才。他在丁原、呂布等人帳下時,由于缺少施展才華的舞臺,并沒有過于出眾的表現,但是到曹操帳下后,張遼終于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并成了三國時期的頂級名將。 張遼是位智勇雙全的大將。建安六年,張遼和夏侯淵率兵攻打昌豨,但是數月苦攻不下,糧草都快耗盡了,眾人勸說他撤軍,但張遼發現,昌豨總是的城上盯著他們看,軍隊放的箭也日益稀少,所以張遼斷定,昌豨有投降之心,但還在猶豫,所以他只身前去,最終勸降了昌豨。 官渡之戰時,張遼和關羽一起,擊敗了河北名將顏良,解了白馬之圍。袁紹病逝后,張遼為曹操攻滅袁尚、袁譚兄弟,立下了赫赫戰功。張遼還率兵平定了柳毅、梅成、陳蘭等人的叛亂。在和外敵烏桓作戰時,張遼的表現更加出眾,他率兵擊敗烏桓,還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張遼的巔峰之戰是合肥之戰,他在合肥之戰率領7000人,擊敗了孫權的十萬大軍,從此威震江東。 四、張郃 三國前期,張郃的表現并不亮眼,他被張遼等人壓制,還在巴西之戰時,敗給了蜀漢名將張飛。但是在三國后期,張郃成長為了一位頂級名將,他的統兵作戰能力的才華也逐漸體現了出來。 劉備奪取漢中時,雖然曹軍主將是夏侯淵,但劉備不怕夏侯淵,反而有點忌憚張郃,他在張郃身上,吃了不少苦頭,黃忠斬殺了夏侯淵后,劉備說道:“要殺就殺張郃,殺夏侯淵有什么用!” 諸葛亮在和張郃較量中,也吃了不少虧,他第一次北伐時,就因張郃擊敗了他手下將領馬謖,奪了街亭,讓諸葛亮被迫撤軍。張郃還多次率兵擊敗蜀軍,這讓蜀軍內部出現了,除諸葛亮之外,余下人皆懼張郃的情況,但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因為追擊蜀軍,中埋伏被射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