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慰農(1904-1980年),江蘇省徐州府蕭縣人。杜氏“慶”字輩族人。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在青年時期,他就追求進步,反對貪官污吏,因支持革命暴動而被捕入獄,過了5年多的鐵窗生活。“七·七”事變后,他在蕭縣團結進步力量,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組織了地方抗日武裝力量--十七大隊。蕭縣民主政權建立后,任區指導員、區長、縣政府民政科員,蕭縣獨立旅政治部主任(旅長:縱翰民、吳信元 政治委員:李忠道(隴海路南地委書記兼任,后改名李砥平),參謀長:康平、孫以仁 政治部主任:陳其五、杜慰農 副旅長:歐陽勝德),八專署民政處副處長,豫、皖、蘇行政公署民政組、商、毫、鹿、柘縣政府秘書,雪楓公學教導主任。1944年8月,杜慰農及彭笑千、張兆坤、胡仙洲等人策動國民黨軍隊吳部起義。該部起義后改編為蕭縣獨立旅,杜慰農任該旅政治部主任(副旅職)(旅長吳信元,副旅長歐陽勝德,參謀長孫以仁,主任杜慰農,轄兩個團,第一團團長麻瑞泉,副團長李佩軍,參謀長謝慶云,主任王延恕。第二團團長郝長貴,副團長郝樹云,參謀長楊桑,主任胡慶略)。全國解放后,1949年6月任毫州中學校長,1951年6月阜陽地區治淮指揮部副秘書長,阜陽一中校長、阜陽師范學校(今阜陽師范學院)主任(即校長,正處級,副主任:王干臣)。 蕭縣獨立旅旅長由蕭縣縣長縱翰民兼任,政委由隴海路南地委書記兼任,康平任參謀長,陳其五任政治部主任。下轄兩個團,一團由蕭縣獨立團編成,團長趙海豐,政委由蕭縣縣委書記辛程兼任;二團由蕭縣特務營加上主力部隊一個營合編,團長孟振聲,政委王靜敏,副團長周純麟,計2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