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芍藥?甘草(炙)?各四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又名】去杖湯 【作者】張仲景 【出自】《傷寒》 【經典回顧】 1、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反與桂枝湯,以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譫語,腳攣急,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2、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后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征象桂枝,因未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亡陽固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干姜湯。夜半陽氣退,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組成】 甘草 芍藥 【功效】 調氣養血,鎮靜止痛 【時機】 1、是補津液的藥(血脈里血不夠時)。 2、腳生靜脈淤血時,要用到芍藥。但是劑量要調到各1兩才夠。 【應用】 1、肝陰不足,克犯脾土,腹拘急而痛。 【現代劑量】 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 【方解】 1、白芍:養血調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寒涼補藥,平收性藥。 2、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平補藥,平收性藥。 【說明】 1、芍藥甘草湯是典型的小方,只有芍藥和炙甘草兩味藥,就把氣血都兼顧了。在臨床上的運用是止痛,芍藥和炙甘草都是止痛藥,也是下肢拘急時的緩和劑。 2、手腳拘急是因為身體的肝陰不足,肝血不足,肝主筋,所以會抽筋,手腳會痙攣。因此,芍藥甘草湯又稱為去杖湯,它對下肢的抽筋攣急很有幫助,服用后就把拐杖丟掉了。 3、在《解析方劑學》中,芍藥甘草湯是用在治療腹痛、尿道結石、血尿。 4、組成單味藥的藥性上,芍藥和甘草都是補藥,沒有溫熱藥,都是收性藥,都是潤性藥。 5、它的方性很極端,只有涼、補、收、潤性。 【應用集錦】 1、芍藥甘草湯是很好的預防心臟病的方子。 2、芍藥甘草湯應用的機會挺多,它不止治腳攣急了,也治肚子疼。 3、原發性坐骨神經痛是因風寒濕邪侵襲太陽經脈所致之疼痛,其自覺癥狀為腿有增長或縮短的感覺。如果腿有縮短感,桂枝湯加附子(桂枝加附子湯)以溫陽驅寒,加重芍藥、甘草量以濡筋緩急,取芍藥甘草湯治腳攣急之意。可以加葛根以疏通經脈;如果有筋脈短縮之感,仍為經燥之象,加花粉清熱生津以潤之。 4、腹壁二行肌肉,內外上下拘急按之硬,或腳脛、或手臂攣急而難伸者,或手足雖無疾患,而腹璧攣急且痛者,筋脈之攣急,芍藥甘草湯。 5、腸套疊用芍藥甘草湯、加重芍藥止腹痛,合承氣湯類,即可。 6、(1)如果腿抽筋更多的是內側急,木瓜煎很有效果:用木瓜、吳萸、生姜。這種病癥多見于 【比較集錦】 1、桂枝湯去桂枝大棗生姜,名芍藥甘草湯;桂枝湯去芍藥大棗生姜,名桂枝甘草湯。 2、單味甘草為甘草湯,加干姜為甘草干姜湯,加桔梗為桔梗甘草湯,加附子、白術、桂枝為甘草附子湯,加麻黃為甘草麻黃湯,加大黃為大黃甘草湯,加藜蘆為藜蘆甘草湯,加桂枝為桂枝甘草湯,加芍藥為芍藥甘草湯。 3、(1)安中散:用于偏虛之慢性胃脘痙攣性疼痛。本方主要用于神經性胃痛(胃神經癥)、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爛、胃酸過多癥(疼痛)、胃下垂癥、慢性胃炎等;亦可用于幽門狹窄、胃腫瘤、婦女之血氣刺痛(兼有郁血之神經性疼痛)、痛經、惡阻、癔病等。 (2)四逆散:心下部疼痛,心下急。 (3)大柴胡湯:心下部疼痛,實證之胸脅苦滿。 (4)柴胡桂枝湯:心下痛,腹壁緊張。 (5)芍藥甘草湯:腹痛,腹肌拘攣。 (6)堅中湯:心下痛,腹肌緊張,嘔吐。 (7)良枳湯:心下痛,心下微硬,痙孿性疼痛。 (8)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心下痛,臍旁動氣為特征。 (9)丁香茯苓湯:心下痛,重度虛證。 【名家論述】 1、芍藥甘草湯《傷寒筆記》(倪海廈) 平常用的時候,炙甘草用二兩,芍藥用一兩,此「芍藥甘草湯」又名「去杖湯」,為什么?老太太拄著拐杖走,喝了「芍藥甘草湯」拐杖就丟了,馬上會走路了,為什么?因為芍藥可以讓陰,就足靜脈的血流回心臟的速度很快,炙甘草可以健心陽,因為炙甘草讓脾旺起來,土生金,就是進入肺,所以炙甘草可以壯胸陽,讓心肺功能加強,如果有靜脈瘤,可以大劑的吃,如果吃藥后有頭暈現象,是暝眩反應,表示藥很對癥,效果會很好,很嚴重的用二兩都可以,用湯劑比較好。藥行有白芍赤芍兩種,嚴格講兩種的功能差不多,大多開白芍來用。雙腳離心臟最遠,如果腳是冰冷的,就是制造血管中瘀血塊的主因,因此我們看腳是熱的,心血管中瘀血塊就會被化掉。用芍藥甘草湯可以讓腳熱起來,也就是可以去除心血管中的瘀血塊,加上附子更好,己經靠熱藥就把瘀血去掉了,不一定都靠活血化瘀的藥。如果只有手腳末端冷,那么瘀血塊不會制造得很快,所以有人手腳冰冷了很久,也還沒有發心臟病:如果到了四逆的情形,也就是治到手肘、膝蓋,那么瘀血塊就制造得很快,就會造成心臟病。我們也可以由手腳冷的情況,來判斷病情的進步與否。如果每個人都曉得這種判斷的準則,就可以預防心臟病的發生;靠西醫的儀器是沒有用的,等到儀器檢查出來,病人己經死在儀器上面。" 「古今醫統」曰:芍藥甘草湯治小兒熱腹痛,小便不通,及痘疹之腹痛。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傷寒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