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傳安 在公眾號平臺整理著文章,不經意間發現已有699篇。不由感慨,作此篇,湊成700數,取名為《公眾號文章700篇記》。 往前翻看,第一篇文發于2016年4月23日,那時距今已近990天,發文速度為1.4天一文(包括寒暑假),即不到3天就有兩文。若每文平均1000余字,700文已百萬字左右。 公眾號所有工作為我一人所為。文字包括自己的涂鴉(教育、教學心得和一些雜文)和對學生作文的評析。自己的文章自然少不了構思與寫作,學生作文評析則從每周至少兩天的改周記開始。選出優秀作品,讓學生錄好發給我(在一實支教時,學生大部分文章為我自己輸入),我收歸一處后,修正排版、標點、錯字、病句等,然后就是費心費神的批注、評語。每篇文章我必須多讀,多思,選恰當的評價角度、以恰當的措詞,以最合適的語氣,與文章(其實也就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我的批注盡量將不易懂處變得易懂、過于嚴肅處變得輕松、過于張揚處施以回旋,過于低沉處撒下陽光。我力爭將批注與原文合為一體,相得益彰。 批注絕大部分以褒賞、贊揚為主,極少涉及具體的寫作技法。因為我知道:此時,寫作興趣的培養與寫作情感的積累最為重要。當一個孩子有了“我想寫”的強烈愿望后,技法就是水到渠成之事。批注時我會盡力揣摩小作者的心思,想他們之所想,也想他們之未想。褒賞里有激勵,有提醒,也有方向。 在我看來,所有的批注都不僅是單純的文字輸出,更是情感與期盼的凝聚,是師生相互悅納的見證。 在文檔里完成這一切后,復制粘貼到公眾號平臺。編輯、完善、美化。這其中費心費神的則是圖片的選擇。幾乎所有的圖片都來自網絡。我要根據文章內容擬定關鍵詞,根據關鍵詞去百度與文章“味道”相合的圖片,一張張斟別取舍。有時圖不如意,還會不斷更換關鍵詞去重搜。 一篇文章如此下來至少需要兩個小時。 700篇,也就是1400小時,合成天數接近滿滿的60天。 累么?沒覺得。煩么?也沒覺得。 做自己喜歡的事,似乎不會累,也不會煩。 看似失去了1400小時休閑玩樂的時間,但回首看到那沉甸甸的700篇文章的時候,我又感覺到了堅持的重量。 縱觀古今,成就驚天大事者畢竟極少,更多的則是普通人。我想,我們普通人活著的意義也許正在于長時間地不帶功利地去做一件看似無聊的事。 時間可讓土成山沙成丘。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等相關孩子長大成人后再回顧這些“山丘”時,將有著多么幸福自豪甜美的淚水! 所以,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幫孩子們提高分數,更在于為孩子們創造美好的人生,留下一路美好的回憶! 公眾號雖兩年前開始,但在十年前,我已將一些教學隨筆以“邊教邊記”為主題發在惠州“西子論壇”上,后來形成一個長帖,瀏覽量已近80萬人次(另有兩帖瀏覽量分別為23萬和69萬人次)。那時周邊不少同行因為待遇問題而不平,從而影響教學。我發帖的目的是想說:我們除了抱怨,還可以認認真真地為教育做點事,并且還可以做得很有趣。 家校矛盾一直存在,而今有增大的趨勢。我于是想通過文章去說:只要老師真正對學生好,真正用心去做,家長對你一定是尊重與信任。 其實我還想告訴我所有的學生們:你們的老師從未懈怠。不論是現在的以前的還是早已畢業的甚至早已為人父為人母的學生,不論你們身在何方,當你們偶一回頭時,會發現你們的老師還在跟著你們一起走,甚至是一起跑。對,老師從來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老師一直在與你們同行! 請你們,也不要懈怠! 我從來沒有特意推廣過這個公眾號。我只喜歡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事外之事一切隨緣。但今天我還是想贊美一下這里面學生的文章。我想說,這里的文章沒有套作沒有陳腐沒有假大空沒有虛情假意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無病呻吟。這里面有陽光有溫暖有清新有靈氣有個性有思想有朝氣。這里面有著一張張活潑可愛的臉,有著一個個靈動而有趣的靈魂。 對,透過這里的文章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個真切、鮮活而又充滿個性充滿溫情的人。 這,才是文章的真諦。 這,也是教育的真諦。 有不少人私信我希望我能幫助他們的孩子,我分身乏術也力不從心,但我相信這里能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有幫助。所以如果你身邊有初中生、小學高年級學生,你可以把這個公眾號推介給他們的父母,或推介給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可能與他們平時味道不同的語文(特別是作文)、不同的語文老師。 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則是我一直的心愿。 值此700篇際,也感謝所有信任、支持并包容著我的朋友。你們的認可也是我前進的動力。 好,那就讓我們繼續前行! |
|
來自: 新用戶8489cL9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