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川三星堆遺址新發現了6個祭祀坑以來,時隔34年,這一神秘遺址再度啟動發掘,其中更是發現了巨大的黃金面具、四羊方尊青銅器以及無數象牙,令人們燃起了對三星堆遺址的強烈好奇心。 而三星堆遺址所在的地區,乃是中國古代巴蜀文明活躍的地區,也就是說,三星堆遺址很有可能就是巴蜀文明的遺存。巴、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權,秦國在戰國時期才吞并了這里,從而讓秦國的國力大增。 那么在秦國吞并之前,巴蜀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為何能留下如此燦爛的文明呢? 一、神秘的巴蜀文明巴蜀地區是長江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無比燦爛的歷史文化。而巴蜀文明在世人眼中,卻向來是以神秘、神奇而著稱。因為巴蜀文明的文字早已失傳,他們又沒有像中原王朝那般有修史的傳統,因此在史料當中很少能看到有關巴蜀文明的詳細記載,只能從后來周邊文明的記載去推測一二。 早期巴蜀文明真正讓人感到神秘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大多數“史料”來源,主要存在于中國最古老的神話集合《山海經》。 《山海經》這本書的內容乃是遠古先民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雖然只有3萬多字,但是卻涉及到了歷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記載,為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提供了一個相對可靠的渠道。而在《山海經》中,就有著大量關于遠古巴蜀地區的人文地理描述。 在當時,巴和蜀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政權,而且曾經同時存在過。其中,古蜀國乃是發源自遠古時代的蜀山氏。 在遠古時期,蜀山氏與黃帝部落世代通婚,其中黃帝的正妃嫘祖便來自蜀山氏,而《史記》中記載嫘祖“治絲繭以供衣服”,乃是養蠶制衣的始祖。在最近的三星堆挖掘工作中,正好發現了有絲綢制品的存在,印證了古蜀國善于養蠶制衣的神話傳說。 大概三千六百年前,一個叫蠶叢的蜀山氏首領開創了古蜀國,成為了第一代蜀國,而傳說蠶叢這個人天生縱目,這與三星堆遺址中所出土的巨大青銅人面像有類似之處,可見在歷史上,也許蠶叢此人真的存在。在李白的《蜀道難》中,一句“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更是道盡了這個古蜀國國君開國時的模樣。 而在《山海經》中,有一句話:“西南有巴國”,記載了蜀地的另外一個國家巴國。在神話傳說中,巴國人可以“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也就是說可以不勞作就活得很好,這正是因為巴國所在地有天然鹽泉,可以用鹽巴來換取各種食物和衣物。 在遠古時期,巴、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文明,但是因為同處四川盆地,因此世人習慣地將它們合稱為巴蜀文明。巴蜀文明在四川盆地發展了數千年之后,已經告別了神秘,而中原地區也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那么這時候的巴、蜀兩個政權又是什么樣的一個存在呢? 二、鋒芒畢露的蜀國在蠶叢之后,古蜀國又經歷了五代蜀王,而在歷史傳說中,在第三代蜀王魚鳧氏統治末期,有一位叫杜宇的人“從天而降”,帶領族人推翻了魚鳧氏的統治,成為了古蜀國的新一任統治者。 對于這位蜀王,有人猜測是從中原而來,因為他的名字和出現的方式都太奇怪了,是“從天而降”,也就是突然出現的。在杜宇稱王之后,當時的周王室便順勢正式冊封杜宇為蜀王,允許其建都立國,正式將古蜀國納入了周王朝的統治之下。而從這之后,古蜀國便從原始氏族社會正式進入了封建社會,時間大概是在公元前1045年左右,史稱杜宇王朝。 杜宇王朝在蜀國的統治大概持續了300年左右。到了春秋時期,開明王朝取代了杜宇王朝,成為了蜀國新的統治者。 在開明王朝開創初期,開明帝鱉靈治理水患,勤于耕稼,令蜀國的綜合實力大大提升。等到開明王朝的第二任統治者盧帝時期,蜀國的軍事實力更是大大增強,《華陽國志·蜀志》中就有記載:“盧帝攻秦,至雍”,可見當時蜀國就已經有實力去攻打秦國的雍城。 直到公元前475年,秦、蜀兩國正式通商往來,但是兩國的往來并非一片和睦,反而是伴隨著血雨腥風。 公元前451年,秦國攻占了蜀國的南鄭地區,并在此筑城。公元前441年,蜀國發兵反攻,奪回了南鄭。公元前387年秦國再度出兵:“伐蜀,取南鄭”,但是蜀國在該年迅速組織起了反攻,再次奪回南鄭。自此,易主多輪的南鄭之役結束,以蜀國勝利告終。 而蜀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實力,也可以說不比中原的各諸侯國差。 在南鄭之役結束之后,蜀國于公元前377年揮師伐楚,逼近楚國都城郢都,使得楚國不得不修筑捍關來抵御蜀國的侵略。秦、楚兩國乃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霸主,卻屢次被蜀國所侵略,可見蜀國軍事實力之強。 而同一時期的巴國又是如何呢? 三、四面夾擊的巴國西周初期,周王室分封了71個諸侯國,巴國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巴國首領為姬姓王族。 在春秋時代,巴國被秦、楚、蜀三國所包圍,對它而言更不幸的是,這三國的實力也都要比巴國更為強盛。因此,南邊的楚國更是一度控制了巴國朝政,令巴國承認其為宗主國。 但是巴國只是表面臣服,內陸里一直在尋找機會攻打楚國。公元前688年,巴國先是假意與楚國一起征伐申國,隨后轉頭就去攻打楚國,直接就打到了楚國都城之下,從這之后巴楚兩國交惡。公元前477年,巴國再度伐楚,不過這一次巴國慘敗,自此國力大衰,而楚國也在隨后,不斷地蠶食巴國的領土,甚至奪取了巴國賴以生存的鹽泉。 而在無力抵抗楚國的侵略后,巴國不得不轉而向蜀國方向發難,從而與蜀國爆發了沖突。在公元319年,巴國與苴國聯合滅掉了充國,侵占了充國的土地。但是苴國與蜀國交惡多年,而充國則是蜀國的盟友,因此這一下巴國徹底得罪了蜀國。蜀國為此發兵攻打巴苴兩國,兩國抵擋不住,節節敗退,苴國不得已向秦國求援。 苴國這一求援讓秦國有了出兵的借口,并且還有了可以帶領秦國大軍進入蜀地的向導。因此在公元前316年前,秦惠文王派了三十萬大軍入蜀,滅掉了蜀國,吞并了巴國,并在兩個月后順手滅掉了巴國。自此,巴、蜀兩個政權徹底成為了歷史。 雖然巴、蜀兩個政權在戰國時期就被秦國吞并,但是也絲毫不影響其所創造的文明燦爛程度,時至今日,在巴蜀地區依然可以感受到巴蜀文明的遺風。而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更是為我們揭開了古老巴蜀文明的神秘面紗,讓我們可以感受到幾千年前的先民的輝煌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