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巴小一筆記 把中醫重點整理給你看 235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設置星標?不走失哦 為了方便對比,把麻黃湯放在前面: 麻黃湯 麻黃二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炙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二兩(去節) 赤小豆一升 連翹二兩(連翹根)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大棗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 生姜二兩(切) 炙甘草二兩(炙)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傷寒論》第262條: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治療濕熱發黃,其實就是有表證的黃疸。 表證的發黃與痰飲、水腫就有類似之處了,所以仍然是炙甘草、生姜、大棗做一個平衡點。 麻黃湯為底,因為有濕熱,所以去掉桂枝,換為桑白皮,清熱宣發。 赤小豆去掉血液中濕熱(將要成為黃疸死水的物質); 連翹清熱解毒。 當然里證的黃疸是用茵陳蒿湯,所以本方是有一些發冷發燒、脈浮、皮膚癢等病邪在淺表的癥狀。 臨床應用: 蕁麻疹,黃疸,浮腫,慢性腎炎身上癢等皮膚病癥。 《千金》麻黃醇酒湯 麻黃三兩 右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頓服盡。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附方:(二)千金麻黃醇酒湯:治黃疸。 本方只用一味麻黃治療黃疸,和前面甘草麻黃湯治療水腫對比,可以佐證水腫和黃疸有時候病機差不多。 一味麻黃往外發就可以治療水病和黃疸了,當然這樣的用法還是比較危險,歷代醫案很少,我們還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種配伍比較全面的方劑比較安全。 單拎出來可以看出水病、黃疸的病機以及麻黃的作用點。 半夏麻黃丸 半夏、麻黃各等份。 右兩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13條: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以下內容,請于知識星球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