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釀的酒出品 文編輯/留凌軒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整整花費的時間,就已經長達十四年。取經途中,唐僧師徒自然盼望著早一天到達靈山,而同樣盼望著的,還有通天河老龜,通天河老龜有求于唐僧,讓唐僧在如來面前問壽命幾何,唐僧當時答應了通天河老龜的請求,出家人不打誑語,通天河老龜很是高興,可是到頭來卻是白高興一場,平白苦等了一場,唐僧到達靈山后,并沒有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 而唐僧為何如此食言呢?理由如下: 第一、唐僧忘了 唐僧忘了也分幾種情況:1、是時間久了忘了。通天河一回,是取經路程剛剛好走了一半。通天河降伏了鯉魚精之后,還有紅孩兒,青牛精,女兒國等大劫難等著呢,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也久了,唐僧很可能會忘了當年的承諾,如果是這種情況,還情有可原。 2、是太激動而忘了。經歷九九八一難后,一踏入靈山腳下,唐僧就激動得痛哭流涕,無疑當時的他,內心是激動的,而一激動就可能會忘事,這種情況,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3、是沒放在心上而忘了。八百里通天河,波濤洶涌,如何渡過去,卻是一大難題,而老龜的出現,解了眼前困擾,也有可能,當時唐僧師徒正好是利用老龜渡河,對于老龜的請求,只是口頭答應,并沒有放在心上,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能原諒了。 第二、唐僧不敢問 從通天河老龜的角度看,在返程中推唐僧師徒下河,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為當年老龜是給整個取經隊伍下承諾的,如果唐僧忘記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也忘記了?都忘記了說不過去,別說通天河老龜了,放誰身上也是不信的。 最大的可能,是當時唐僧不敢問,而孫悟空等人不敢提醒。 唐僧師徒到了靈山,等的就是取完真經,騰云駕霧回大唐,然后再騰云駕霧回靈山領封號了事,誰也不會想到九九八十一難還未滿。既然都要封佛了,自然生死置之度外,通天河老龜這種問壽命幾何的小事,怎么好意思在靈山提起呢? 無論如何,唐僧師徒一齊都忘了對老龜的承諾,從邏輯上講不通,反倒是唐僧不敢問,徒弟不敢提醒的可能性更高些。 接著是無字真經一難,唐僧師徒再受通天河老龜恩惠,背負過河。彼此內心應該都是忐忑的,其實就是一場打賭,賭通天河老龜是否忘了當年的托付。 如果老龜年老忘事了,取經隊伍還能蒙混過關,如果老龜還沒忘,那么取經隊伍就可能成為落湯雞了,取經隊伍成為落湯雞反倒沒關緊要,畢竟有八戒和老沙在,都死不了,只是可憐了經書,倘若經書泡壞了,取經路可能就白走一趟了。 當通天河老龜問及唐僧師徒當年的托付時,剎那間,唐僧師徒心頭應該是為之一振,緊接著都抱緊了經書,可惜姜還是老的辣,反應都沒通天河老龜快。 西游記這個故事,是告誡年輕人,要履行承諾,更不要謊言欺騙老人家,不然很容易被識破 謊言被識破,彼此難堪還不打緊,就怕最后吃不了兜著走。 您的支持就是,點個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