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即位,便迎來了第一場大戰,吳國君主闔閭見越國君主常允差剛剛駕崩不久,便乘機出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派軍應敵,一場大戰下來,斬落了吳王闔閭腳指,吳軍退去之后不久,闔閭便因為重傷駕崩了,臨終前,闔閭對夫差囑咐道:“一定不要忘記向越國報仇”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吳王夫差即位之后,勵精圖治,發憤圖強,秣馬厲兵。就在夫差差不多要再次攻打越國時,越王勾踐準備先下手為強,范蠡勸阻未果,越王再次派兵主動襲敵,然而這次大戰,越國卻以失敗告終。 越王勾踐向吳國求和,伍子胥建議夫差斬草除根,可惜勸阻夫差未果,夫差接受了越國的求和。越王勾踐來到吳國為質,忍辱負重。最后,夫差發現勾踐已經沒有了斗志,便將其放回越國,繼而有了臥薪嘗膽和美人計的故事。 美人計果然消耗了夫差的精力,使其荒廢政事,變得昏庸,甚至殺死了謀士伍子胥,美人計里應外合,為越國滅吳掃除了阻力。 美人計終究是要美人去實行的,而越國便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因為從古至今,越國江南一帶多美女,三國時期的大小喬,便是來自江南。而春秋末期,也有兩位美女來自江南,一位是西施,一位是鄭旦。 西施,也被稱為西子。自幼在江邊浣紗,也被稱為“浣紗女”,西施的美,自然是傾國傾城的,她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并稱為四大美女,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說,而“沉魚”便是發生在“西施挽紗”的故事中。 當年,越國派出迷惑夫差的美女,一共有八位,這八位美女,性格不同,各有各的美。她們都以身許國,為越滅吳做出了奉獻。 其中一位,便是西施的好友鄭旦,相傳當年西施曾經自卑,而鄭旦幫助西施走出自卑的陰影,兩人因此成為好友。鄭旦精通舞技,而且好劍,擅長舞劍。 提起劍,還不得不提及春秋末年,越國的一位無名巾幗英雄——越女。越女劍法極為高超,曾經教導越國士兵劍法,也為越滅吳,做出了應有的奉獻。 吳國滅亡后,西施的下場有多種說法,有認為西施感到愧疚,自縊而亡,有認為她被范蠡帶走歸隱了,有認為她沉江了,至于被誰沉江的,也有很多說法,有認為是:范蠡、勾踐、吳人、越后…… 而鄭旦的死因,有野史記載,她進入吳國之后,郁郁不得志,一年時間內便死了。也有坊間傳聞,認為鄭旦的美貌,比西施還要美上幾分,她才是千古第一美女。 已經兩千四百多年過去了,西施的故事家喻戶曉,而鄭旦卻還是一直默默無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