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旦患上糖尿病,在飲食上就需要多加注意。糖尿病人也為此非常頭痛,每到吃飯就為吃什么主食糾結不已。在中國,米飯,饅頭,面條可是主食的三駕馬車,可是聽說這些主食又會升血糖快,這就讓糖友們非常為難,有的糖友可能就會一味地減少主食的量,甚至不吃主食。但是這樣是不可取的。 因為主食雖然富含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導致血糖升高,加重胰島素的負擔,但是一味少吃,如果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少,又會導致身體內對于脂肪過度分解,從而引發糖尿病人酮中毒。 所以說,糖友們主食是一定要吃的,不過需要控制好量,一個中等體型,活動量中等的糖友每天應該吃大約6兩的主食。 那么米飯真是導致糖尿病的“元兇”嗎?因為國外有項研究發現,中國人和日本人都愛吃米飯,每天會吃上3份以上的米飯,這和不吃米飯的人相比,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5%。像美國人一周可能只吃1到2份米飯,所以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只會增加12%。再加上米飯的升糖指數比較高,所以不少人才會認為米飯是糖尿病的元兇。 其實我們要客觀地來看待這個問題,米飯的升糖指數是不低,但是我們身體健康的人,自身是可以進行調節的,只要適量食用,不太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雖然有研究顯示,每天吃450克米飯的人會比每天吃不到150克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0%,并且在全球多地得到了驗證,但唯獨在中國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并不強。 所以綜合多項研究,對于中國人來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吃米飯和糖尿病有正相關關系。雖然米飯的升糖指糖很高,但是并不是直接導致患上糖尿病的元兇,糖尿病的形成還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 那么再讓我們來看看米飯、饅頭、面條,哪個更容易升血糖?我們先從這三種主食的升糖指數上進行比較:這三者的升糖指數分別為83.2、88.1和81.6,可以說升糖指數都差不多,都很高,若是非要分一個高下,那么自然是饅頭勇奪第一。這樣看來,糖尿病人應該少吃饅頭。 糖尿病人如何才能合理地吃這三種主食呢?糖尿病人應該注意粗細糧搭配食用。可以將蕎麥,玉米,燕麥,糙米等粗糧和大米,精面一起混合制作主食,粗糧和大米的比例各占一半,面條和饅頭里都可以加入一些粗糧,減少淀粉物質的攝入,降低升糖速度。 想要避免吃這些主食,導致餐后血糖上升,還可以在吃米飯等主食時,搭配上蔬菜,魚肉和豆腐等食材,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咽,不可過快,這樣可以減少主食在身體內的吸收速度,從而讓餐后血糖升得再慢一些。 吃飯順序也很重要,應該先吃蔬菜,然后再吃魚類,肉類和米飯等主食。吃完飯后不要立馬躺下休息,可以做些散步等輕松的活動,這樣就可以讓餐后血糖值升得更慢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