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未發,悲蘭惠之早;寒霜靡零,嗟桃李之先落”出自《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銘》,這是秦王李世民的帶刀女侍衛高惠通的銘文。 女子帶刀,還是近身侍衛,稱“刀人”,應該是歷史上比較少見的女保鏢兼內人吧。高惠通出身高貴,顏姿絕美,可惜命不長,李世民還沒有上位時就已經病逝了,大概只活了三十歲。
因為是碑文,所以可能有殘缺失字。按照初唐賦的流行,如王勃的《滕王閣序》精巧對偶,華彩流章,這一時期為文不大會出現上句“悲蘭惠之早”,而下句是“嗟桃李之先落”這種情況。 很明顯上句少了一個字,那么這里應該是丟了一個什么字呢? 賦的對偶句,如果是進行鋪陳描寫,一般上下句的意思差不多,我們就可以進行倒推。 “寒霜靡零,嗟桃李之先落”——“靡”,原意是散亂。“零”,飄零。 霜花散亂飄零,讓人想起桃李漫天花落,美則美矣,就是太早落盡了。 其實這就是感嘆高惠通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那么上句自然也是這個意思,而搭配上“早”字表達過早去世最合適的詞,當然是就是“早逝”,又因為上下對偶,所以我們取“早夭”,和下句平仄相對。 所以這兩句應該是:
秋風還沒起,蘭花的早夭讓人傷感;冬雪散亂飄零,桃李過早凋零亦讓人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