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直腸上、下靜脈及肛門靜脈曲張和充血所形成的柔軟的靜脈團.臨床以便血、腫脹疼痛為主要癥狀.本病的發生與久坐、久立、慢性便秘、懷孕,以及過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因素有關. 根據痔瘡生長部位不同,臨床一般分外痔、內痔、內外痔三種. 外痔生在肛門周圍,形成小肉團,人便時血,可有疼痛;內痔生在肛門以內,主癥是大便出血,或伴有腫物突出,一般無疼痛感;內外痔則兩者癥狀兼而有之.此外,中醫所說的'痔瘺',即痔瘡和肛瘺的合稱.具體地說,初起肛門不破者稱痔;破潰而出膿血,黃水浸淫淋漓不止者稱'瘺'. 方一 【組成】南瓜子500克 【用法】將南瓜子加水煎煮,熏肛門,每口2次,連熏數口. 【功用】消炎止痛. 【適應證】內痔 【說明】南瓜子有消炎止痛作用,民間常用以治療痔瘡等.再配合熱熏,能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解除肛門靜脈壓力,故能有效地治療內痔. 方二 【組成】蔥白500克. 【用法】將蔥白煎湯,熏洗數次. 【功用】通氣解毒止血. 【適應證】痔瘡出血. 【說明】蔥白功能發散通氣,且善解毒,能通陽氣,散陰寒,可用于寒凝氣阻之痔出血. 方三 【組成】馬齒莧50克 【用法】將馬齒莧煮湯熏洗. 【功用】清熱解毒,散血消腫. 【適應證】痔瘡初起. 【說明】馬齒莧功能清熱解毒,散血消腫.藥理學研究表明,馬齒莧對各種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可用于防止痔瘡伴發感染. 方四 【組成】人田螺1個,冰片少許. 【用法】以冰片摻人田螺靨中,仰放盞內,田螺內會流出汁水,用棉簽蘸取汁水搽洗痔瘡上.一方以白礬末易冰片少許,制法同上. 【功用】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適應證】外痔腫痛 【說明】田螺性味廿咸寒,功能清熱利濕.冰片有散火消腫止痛的作用,故兩者相合,其效更佳. 方五 【組成】芥菜葉適量. 【用法】將芥菜葉加水煎湯,趁熱取湯,放在肛門下坐熏,候溫時再外洗患處,每口2次. 【功用】下氣解毒. 【適應證】痔瘡腫痛 【說明】芥菜葉,其功能下氣解毒.民間有用于治療痔瘡腫痛. 方六 【組成】絲瓜適量,石灰、雄黃各9克. 【用法】將絲瓜加水煎取汁,再將石灰雄黃共研為末,沖入絲瓜湯汁內,拌勻,調和,外洗痔處. 【功用】清熱血解毒. 【適應證】痔漏脫肛. 【說明】絲瓜功能清熱血解毒.能治大小便下血,痔漏.石灰、雄黃,都有清熱解毒功效,共同配合,相得益彰. 方七 【組成】蒜梗適量 【用法】將蒜梗入鍋內,加水煎煮沸后將湯汁倒入木盆內,移盆于木桶中,患者坐于桶上熏之,四周以衣被緊.勿走泄蒸氣.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痔瘡. 【說明】蒜梗被歷代醫家視為'治瘡腫濕毒'之物,可有效地治療痔瘡、坐板瘡及凍瘡等. 方八 【組成】烏梅肉、蜜炙枇杷葉各適量. 【用法】將蜜炙枇杷葉焙干,研為末備用.先以烏梅煎湯洗患處,然后敷藥末,每口2次. 【功用】澀腸消腫,抗菌消炎. 【適應證】痔瘡腫痛 【說明】烏梅酸能澀腸,并有消腫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本品有抗菌消炎作用.枇杷葉民間常用以治療痔瘡等疾,兩者相合,功效益佳. 方兒 【組成】冬瓜1枚 【用法】將冬瓜煎湯熏洗,每口1次. 【功用】清熱利水消腫. 【適應證】痔瘡腫痛 【說明】冬瓜,性味廿涼.能清熱毒癰腫民間常用冬瓜湯洗治痔瘡腫痛,具有較好的療效. 方十 【組成】蔥葉適量 【用法】將蔥葉搗成泥,絞取汁,和白蜜少許外洗患處. 【功用】解毒消腫. 【適應證】痔瘺作痛 【說明】蔥葉具有祛風解毒消腫之功,藥理學研究表明,蔥葉煎劑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白蜜亦有止痛解毒的功效.故兩者相合,對痔瘺作痛患者頗為適. 方十一 【組成】金銀花、紅花、黃柏各30克,大黃、芒硝各60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浸泡10~15分鐘,再煮沸25分鐘,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肛門,藥液稍溫不燙手時坐浴.每2次,每口1劑.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適應證】外痔腫痛,內痔外脫及肛門水腫. 【說明】金銀花,善于化毒,主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藥理學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作用.柏、大黃、芒硝功能清熱解毒,紅花活血消腫. 方十二 【組成】雪見草、魚腥草各50克,白礬10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500~1500毫升浸泡30分鐘,煎沸去渣,倒入盆內,趁熱熏蒸肛門,待不太熱時,再用紗布蘸藥液外洗患部,每口熏洗2次,人便后用藥更佳.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斂瘡. 【適應證】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內痔嵌頓等. 【說明】雪見草功能涼血解毒,主治一切久年痔患.現代藥理學實驗表明,其煎劑在體外有抑菌作用. 方十三 【組成】明礬、玄明粉各35克,人黃25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煎沸,或開水沖泡后,待溫時坐浴.每次約15分鐘. 【功用】清火化瘀、軟堅消腫. 【適應證】消腫斂瘡. 【說明】玄明粉其攻下熱積燥濕之力佳,與人黃、明礬配伍,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燥濕化堅,故適用于內痔外脫腫痛之癥. 方十四 【組成】花椒、艾葉、蔥白、五倍子、皮硝、馬齒莧、茄根各等量. 【用法】上藥加水適量,煎數沸,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患處,每次20~30分鐘,每口熏洗2或3次. 【功用】消炎解毒,軟堅消腫. 【適應證】痔瘺. 【說明】方中花椒、艾葉、蔥白皆有消炎止痛作用,五倍子酸收,皮硝軟堅散結,馬齒莧、茄根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消炎解毒、軟堅消腫之功. 方十五 【組成】野茶花、蒼術、赤芍、丹皮各30克,荊芥、防風各20克,薄荷25克,黃連、透骨草、廿草各15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至3000~4000毫升,去渣,入盆內,趁熱先熏后洗,再坐浴患處.每次20~30分鐘,每口1劑,上下午各熏洗1次. 【功用】活血祛瘀,解毒消腫. 【適應證】嵌頓性內痔,血栓炎性內痔. 【說明】野茶花,有消腫祛瘀之效,對痔瘡有良效.至于蒼術、赤芍、丹皮等均有清熱燥濕,祛風活血之功,生廿草除調和諸藥外,亦可解毒. 最后介紹我另一個公眾號已經開通,專門介紹傷寒溫病方劑醫案為主的,單純傷寒溫病經典公眾號,所以喜歡的同學動動發財金手指點擊下邊鏈接關注,謝謝大家! 傷寒溫病經典 學習中醫傷寒溫病,是外感疾病,內傷雜病不可缺少重要課程,學會這兩門就是名醫大家! 86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