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辨別“戌、戍、戊、戎”這四個字,須從四個方面入手:(1)讀音、(2)字形、(3)字義、(4)語境從讀音辨別“戌、戍、戊、戎”這四個字的讀音:戌(xū)、戍(shù)、戊(wù)、戎(róng)。 從字形辨別“戌、戍、戊、戎”“戌”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屬于象形字,像平口大斧,古代一種武器。順口溜:橫戌。 戍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執戈。順口溜:點戍。 戊字,漢語常用字,是圖形文字,其本義是斧鉞等一類的兵器。順口溜:戊中空。 戎字,最早字形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字由用于進攻的“戈”和用于防御的“甲”構成。順口溜:橫撇交叉就念戎。 從字義辨別“戌、戍、戊、戎”戌字,本義是斧類寬刃兵器,后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又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 戍字,本義是防守邊疆。引申指戍守部隊,用作名詞也指駐守的士兵。 戊字,其本義是斧鉞等一類的兵器,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稱,又引申為序數第五,又因其處于十天干的中間位置,因以指方位中央,也指代土。 戎字,本義是兵器的總稱,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軍人,后來又引申指與軍事有關的事情。上古時期中國西部的少數民族,也叫“戎”。 從語境辨別“戌、戍、戊、戎”戌字,有這么一句: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在北京菜市口慷慨赴死,史稱戊戌六君子。 戍字,有這么一句:隔壁大娘的兒子戍守邊疆多年,昨天回家探親了。 戊字,常常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例如庚子年、戊戌年等等。1898年持續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戎字,他的兒子穿上戎裝,投筆從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