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刮起“家長退群”事件熱后,已有多地出臺明確規(guī)定,對于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yè)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yōu)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yōu)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wǎng)友點贊支持。兒子讀小學五年級,也是在不久前,我看他做的試卷上面批改的字跡,感覺上面那些鉤啊叉的顯得不夠有力度,當時我就問他試卷是他們老師批改的嗎,兒子看著我說是課代表。我心想:這老師也太會甩擔子了吧,我又問作業(yè)登記本老師檢查嗎,他說也是課代表檢查。大家看了有什么感想,如果全部都交給課代表代勞的話,就真的不可理喻了。一般來講老師一天工作7-8小時,就算一天上2節(jié)課占用1.5小時,再加上備課的時間3個小時應該夠了吧,其余的時間不是用來批改作業(yè)或試卷的嗎?可能對于老師來說這確實是省事了,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而作為課代表可能會覺得很自豪:你看,老師都把這些交給我批改,我也頂了半個老師了吧,幫老師分擔我多有成就感啊。但是其他的學生會怎么想呢,寫那么好干嘛,學得再認真有什么用,反正老師又不看,因為老師的不重視,老師在敷衍學生,學生就會對學習越來越不重視,那最終整體的教學成績就會越來越差,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家長肯定是要參與孩子學習過程的,比如督促孩子認真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孩子不會做的題,如果家長會做,可以適當參與輔導,但卻不是幫老師批改作業(yè)。否則孩子的認知就會很模糊,搞不清楚他們現(xiàn)在所學的知識到底是家長教還是老師教,對老師的角色理解、認知不清的話,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權威等都會大打折扣,這種情況于老師、于孩子都不是好事,需要各學校引起重視。回想我們二十年前讀書的情況,試題都是老師自己想自己出,而且還要把出好的題目刻在蠟紙上,然后再用學校專用的小油印機一張一張的印出來,我們摸過試卷的手都是黑黑的。做完薄薄的試卷還得小心翼翼的拿著交上去,一不小很容易把試卷搞爛。在當時那種教學條件下,都是老師們自己完成的,經(jīng)常放學回家的時候,還看到老師在辦公室里面忙工作,甚至晚上他們還要挑燈批改試卷。如今我們的教學條件是越來越好了,教室寬敞明亮,有空調(diào)有風扇,試卷不用自己親自出,還有專門的同步作業(yè)練習冊,而且有些課目還可以通過電腦視頻播放,不應該還要教育部下通知來要求啊,這不像極了家長督促孩子寫作業(yè)嗎?試想如果老師都需要人來督促,更何況我們自律性不強的孩子啊。當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相信也有很多對教學工作勤勤懇懇的園丁,他們在教師崗位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付出,辛勤教導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能在很多學校、家長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就說明不是個案,還是需要老師去認真反省、檢討自己。那是不是禁止家長、學生代勞批改作業(yè)的話,老師就不再布置作業(yè)或者少布置一些作業(yè)呢?當然不行,畢竟一節(jié)課45分鐘的時間有限,學生不一定都能融會貫通,即使能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的,那是極少數(shù)頭腦聰明的學生。大部份學生還是需要老師布置一些作業(yè)來鞏固和消化的,否則老師帶課的教學質(zhì)量也會大打折扣,學校考評時對自己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1、如是教師職責范圍內(nèi)的事情肯定是不能推給家長的,比如校內(nèi)作業(yè)(課堂作業(yè)),老師要承擔起來而且應該認真批改,在批改的同時就能很好的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可以有針對性的輔導,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2、中小學教育工作,確實也很辛苦,但老師不能為了減輕負擔,就把自身職責內(nèi)的事情丟給家長、學生代勞,這是教師份內(nèi)的事,老師應該挑起身上的擔子。 3、如是課外類作業(yè),比如綜合素質(zhì)類,家長應該監(jiān)督孩子及時完成并簽字。對于老師要求家在孩子考試的試卷上簽名的積極配合。4、家長在家里除了監(jiān)督孩子完成作業(yè)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學習自律性。比如周末時間,很多孩子的差距就是在周末兩天時間拉開的。5、老師布置家庭作業(yè)是為了促進孩子消化課堂上所學的內(nèi)容,有利于孩子知識吸收和鞏固,這是對學習非常有利的,家長要重視并督導孩子保質(zhì)保量完成。總之,教師要擔好教師的職責,家長要做好家長的事情,孩子到學校受教育只是換了一個學習場地,孩子的教育任何時候都是和家長有關系的。學校把老師負責的事情安排處理好,家長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互相配合才能良好促進孩子教育,才可以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及綜合素質(zhì)得到更好的提升。為了我們的孩子,請大家點“在看”,轉發(fā)告訴更多的老師和家長。 
更多看文:


告訴更多老師和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