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原創作品一經采用將各種留言等情況將發布5家媒體,優秀作品還將發12家媒。 那年10月,我到深圳參加一個會議,利用在廣州換乘的機會,專門抽時間來到廣州先烈路的黃花崗公園,著名的辛亥廣州起義死難七十二烈士就安葬在這里。 1911年4月27日(農歷3月29日),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打響了,起義軍在總指揮黃興的率領下,一舉攻入清政府在廣州的兩廣總督署。清軍發起反撲,革命黨人分幾路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終因敵我懸殊,寡不敵眾失敗。100多名革命黨人有的英勇犧牲,有的被俘后慷慨就義,鮮血染紅了廣州大地。后來,同盟會人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將收集到的72具革命者的尸體葬在了沙河馬路旁的紅花崗。黃花崗時名紅花崗,潘認為,“紅花”不如“黃花”更能代表烈士志節,遂將“紅花崗”易名“黃花崗”,黃花崗由此聲名遠著。 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一舉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剛建立的廣州軍政府決定增修黃花崗墓,但因孫中山討袁(世凱)失敗而被擱置,直到1920年,工程才得以繼續進行。1921年,烈士墓亭,紀功坊等先后落成。1935年,又增建了黃花亭、西亭、正門等,形成如今規模。 黃花崗公園占地13萬平方米,背坐西北而面向東南。公園正門是一座由青石建成的三拱門牌坊,巍峨磅礴,氣勢恢宏,透射出莊嚴和威嚴,令人肅然起敬。石坊上方,孫中山先生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嵌金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昭示著先烈們的浩然正氣永存,與日月同輝。 步入大門,一條長約200米的墓道直通七十二烈士墓碑。兩側,柏樹蒼翠,猶如威武雄壯的士兵默然肅立為先烈守靈。我心情沉重,緩緩前行,一座拱橋橫臥眼前。橋面有一條條細密的石板砌成,行人上下不由得不俯首看路,無形中即對先烈低頭默哀。橋的設計者真是匠心獨運。橋頭兩端,兩汪池水中兩個蓮蓬狀水柱水花飛濺,如煙似霧,名曰“默池”,然而,我更覺得它是“淚池”,誰說這飛濺的水花不是前來緬懷先烈的人們揮灑的淚水呢? 走下石拱橋,就見兩株榕樹枝繁葉茂,濃陰蔽日,有合抱粗細。它們分別為當時參議院院長林森和眾議院院長吳景濂所植。林森為黨國元老,曾一度擔任過民國政府主席;吳景濂因后來參加北洋軍閥曹錕賄選鬧得聲名狼藉。如今,榕樹雖在,斯人遠逝,物是人非,令人感嘆。 烈士墓是一座方形建筑,四周有鐵欄桿圍護,頂部四面呈坡形,辛亥革命的一代精英就長眠在這里。墓的正中,有一座塔斯干石柱撐起的碑亭,亭蓋形若懸鐘,寓意警鐘長鳴。亭中的石碑上鐫刻的“七十二烈士之墓”七個隸書大字乃出自國民黨元老鄒魯之手。墓前,四個花崗巖花盆中,黃花正濃。我默立碑前,向先烈們致哀,這里就埋著我所欽敬的先烈林覺民君。林覺民,字意洞,福建閩縣人。我在中學教書時,他的《與妻書》是我最為感佩的一篇文章。他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汝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吾今死無余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就義之日,他“俯仰自如,色不少變(即臉色一點不變)”,英勇悲壯,氣貫長虹。每每與學生講起,我都忍不住淚水充盈眼眶。想想先烈為革命視死如歸的精神,我們后來人有什么理由不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好。 烈士墓后是一座由一塊塊青石壘起的紀功坊。紀功坊呈金字塔狀,莊嚴肅穆,雄渾大氣,每塊青石上分別刻有捐款建碑的國民黨海外支部及個人名字。說來也巧,這些捐石的總數恰恰為72塊,正好為72烈士之數。紀功坊墓座為石砌門樓,正面墻上,依然是孫中山先生1921年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題寫的“浩氣長存”,上下落款為“民國十年孫文題”。字體遒勁,雄渾有力。而正面墻上則是章炳麟先生1920年題寫的“締造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12個篆刻橫額。字體絹秀委婉如畫。章先生的才學以及書法功底不能不使人佩服之至。紀功坊門楣上方,一只寶瓶黃花浮雕十分精細,大抵是取“碧血黃花”之意。兩側為木棉樹浮雕,設計者衷心祝福木棉、黃花伴隨先烈們的英魂永駐。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紀功坊最上方的自由女神像,像高3.4米,只見她雙唇緊閉,目光堅毅,遙望遠方,左手持一本法律書,右手高擎起一把燃燒的火炬,象征著法律保護民主自由的寓意。這座雕像為1981年重塑。據說,原自由女神像為紐約華僑所捐,右手挾著當時中國最高的資產階級法律書——《臨時約法》,象征著依法治國;右手舉槌,面對烈士碑亭上的大鐘作欲擊狀,仿佛告誡世人“革命尚未成功,革命者尚需努力”。1936年,西安事變后,蔣介石來廣州視察,見此像,憤憤地說:“如今黨內不是缺乏自由,而是自由太過頭了。”不久,自由女神像便被拆除,代之以一個不倫不類的國民黨黨徽。解放后,自由女神像重被塑立,而十年動亂中又遭破壞,直到改革開放后重立。 黃花崗公園,其實為烈士陵園,除七十二烈士墓外,還有民國后來許多為國死難的烈士安葬于此。如陸軍上級鄧仲之,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家馮如,在廣州行刺法國駐越南總督麥林而犧牲的越南烈士方鴻泰等。他們或死于戰場,或殉難于國事,或就義于刑場,無不大義慷慨,英勇壯烈,可歌可泣,為后人所景仰。 雖是暮秋時節,黃花崗內依然是草木蔥蘢,綠樹掩映,黃花映日。如今的黃花崗不僅是革命先烈的長眠之地,也是人們,尤其是老年人休閑漫步的理想之地。節假之日,工作之余,人們常常來此,漫步于林間小道,穿行于花草叢間,打打拳,跳跳舞,玩玩牌,唱唱歌。筆者來時,不但遇到三五成群、花枝招展的老年人正在唱著我一句也聽不懂的粵劇,還逢上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此過少先隊活動。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萬端。我想,革命先烈若地下有知,他們一定會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含笑九泉。 革命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抄襲必究,版權所有,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作者簡介:王禮民,新中國同齡人,省直機關退休。愛好詩詞雜文寫作,并多有發表。======================掃描二維碼留言給作者贊賞聲明規則關于原創打賞行動,自愿參與,量力而行。原則上一個月一結(每月1號,結上一月的打賞,作者主動聯系編輯,超過1號晚上12點不領取視為支持上海文壇運營。由于編輯工作繁重舉步維艱,稿件所得款項故前100元之內的留作平臺維護,而后剩余數的40%將作為稿酬支付給作者,優秀稿件入選《上海文壇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60%,我們將投入《上海文壇》運營,主要用于編輯工作。相關作者發現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賞了,請加主編微信,并說明情況,告知真名,以便確認。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贊賞者,來稿時請注明。 根據留言情況等決定發布各大網站。投稿須知
---------------------------------
作者簡介:王禮民,新中國同齡人,省直機關退休。愛好詩詞雜文寫作,并多有發表。
======================
掃描二維碼留言給作者
贊賞聲明規則
關于原創打賞行動,自愿參與,量力而行。原則上一個月一結(每月1號,結上一月的打賞,作者主動聯系編輯,超過1號晚上12點不領取視為支持上海文壇運營。由于編輯工作繁重舉步維艱,稿件所得款項故前100元之內的留作平臺維護,而后剩余數的40%將作為稿酬支付給作者,優秀稿件入選《上海文壇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60%,我們將投入《上海文壇》運營,主要用于編輯工作。相關作者發現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賞了,請加主編微信,并說明情況,告知真名,以便確認。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贊賞者,來稿時請注明。
根據留言情況等決定發布各大網站。
投稿須知
來自: 作家文壇 > 《待分類》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晨之風《拜謁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晨之風《拜謁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花崗起義是1911年4月革命黨人在廣州舉行的起義,又稱“廣州起義”、“廣州三·二九之役”。...
黃花崗拜謁
清明節前夕,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位于廣州越秀區黃花崗烈士陵園,緬懷在廣州起義中為國捐軀的英烈們。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位于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1911年4月27日...
黃花崗公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上](廣東之旅第十集)
黃花崗公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上](廣東之旅第十集)有黃花崗公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的簡介,我就省事了。黃花崗七十二烈...
今天她133歲了 卻依舊像當初一樣美麗
自由女神拿到美國“綠卡”之后,巴特勒迪興奮地回到法國,擼起袖子加油干,準備完成雕像的剩余部分。他在報紙上發表社論,號召美國人民行動起來,為這個千里迢迢越洋而來的禮物籌款:我們不要期待百萬...
締造民國的英烈安息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大量石材建筑和雕刻更突出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 】締造民國的英烈安息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廣州黃花崗七十二...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農...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孫文。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黃花崗上一抔土,猶湮沒于荒煙蔓草間,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編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紀載...
浩氣長存黃花崗
浩氣長存黃花崗。近日,筆者途經廣州先烈路,這里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埋葬著在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烈士,筆者崇仰之至,遂入園參拜...
文化領域優質作者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