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深圳龍華區舉行的大腦殼山公園概念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方案中,排名第一名的為LOIDL(德)+普邦(廣州)+SBP(德)聯合設計的方案,第二名為革巧索(上海)的方案設計。其余參賽公司有:重慶兩江公司、清華建筑院工作室、北京土人、安博戴水道。 深圳也有“太平山”了?雖然還未建成,但這個項目的設計方案已經讓景觀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且名字還特別可愛,就是位于梅林山山尖尖上的——大腦殼山公園。 - 是大腦殼不是打腦殼(四川話暈的意思) - 這座還在建設的大腦殼公園可以說是坐擁深圳福地,不僅位于深圳市城市核心中軸線上,還位于三區交界(即銀湖山、塘朗山、羊臺山),是深圳城區最佳的360°全景觀賞平臺! 再看看大腦殼公園到底有多“大”?約5.04平方公里大腦殼,是紐約中央公園的七八倍! - 紐約中央公園 - 如此龐大的景觀建筑設計項目,在2017年的招標設計競賽中排名第一的LOIDL(德)+普邦(廣州)+SBP(德)聯合的設計方案是怎樣大展身手的? 文末附超清現代山體公園概念設計方案 連接并生長,是大腦殼規劃的方式 連接與生長,即將城市之間連接,城市與自然連接,并健康發展,衍生出更多可能性。這就是大腦殼山的規劃理念。 連接:隨著深圳國際形象的增強,急需通過大腦殼山連接南北形成城市中軸景觀,連接東西與塘朗山、銀湖山公園形成三山一體。 ![]() ![]() ![]() 生長:讓城市與自然之間多出更多的可能性。 ![]() ![]() ![]() ![]() ![]() 劃分功能區域,大腦殼的內在不再單一 ![]() - 總平圖 - 設計團隊根據大腦殼山公園的內部功能,將項目劃分為三個部分: 1. 濱湖生態公園 2. 文化體育公園 3. 梅林山郊野公園 濱湖生態公園 ![]() 根據濱水生態公園的特性,設計師們設計了一條連貫的環湖步道,將園區內的觀賞點串聯起來。整條步道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步道以及連接點,其中連接點又可分為,山水連接點和步道連接點。 ![]() ![]() ![]() ![]() 園內的觀景點在還原生態、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創造趣味設施,實現人與自然相互和諧共存的景象。 ![]() ![]() ![]() ![]() 文化體育公園 ![]() 設計團隊以努力挖掘最多可能性為原則,盡量開發運動公園的功能性,為市民提供一個有趣,友好的運動環境。同時也希望保證這個方案落地的最大可能性。 ![]() ![]() ![]() ![]() ![]() ![]() ![]() ![]() ![]() 梅林山郊野公園 ![]() 平衡驢友和市民的登山步行需求,是山體公園的設計重點。并且設計團隊選擇在現有的登山步道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特性。 ![]() ![]() ![]() ![]() ![]() ![]() ![]() ![]() ![]() 細節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設計團隊還為大腦殼山公園設計了獨家的LOGO。 ![]() ![]() ![]() 園內標識牌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 ![]() ![]() 園內的觀景臺,更是一個比一個好看還不重樣。 ![]() ![]() ![]() ![]() ![]() ![]() ![]() ![]() 真的不得不說,這個方案能在這次競賽中拿到第一名,實在是實至名歸的結果。不僅方案文本排版優美,各種效果圖、分析圖簡單大氣,細節完美,整個設計方案也優秀且符合實際。實在是非常優良的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