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江舜堯 編譯:Frank 編輯:十九 杜克大學海洋實驗室Joseph P. Morton等人于2019年9月18日在Ecology發表題目為《Parasites enhance resistance to drought in a coastal ecosystem》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寄生蟲患病率的提高可能會減緩生態系統的退化速度,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產生積極影響。本研究是在野外研究寄生蟲患病率并量化寄生蟲誘發其宿主物種行為改變的生態系統的少數研究之一。 文章摘要 與宿主相比,寄生蟲的種類更加多樣,數量更龐大。目前尚不清楚寄生蟲是否也調節關鍵的生態系統過程,例如抵抗氣候壓力。在美國南部,鹽沼、干旱和放牧的協同作用,使生態系統大范圍退化。對健康沼澤沉積物中的寄生蟲患病率和鹽脅迫進行野外處理表明,吸蟲寄生蟲有可能通過抑制牧食動物對面臨過度放牧壓力的植物的進食活動,減緩生態系統退化的速度。在一次嚴重干旱事件中,對沿海岸線1000公里的調查表明,寄生蟲在沼澤邊緣的牧食動物中很常見,而沿沼澤邊緣寄生蟲患病率的上升與人均放牧呈負相關。結合田間試驗和調查的結果,推測寄生蟲會影響干旱引起的鹽沼退化的速度。為了檢驗寄生蟲是否確實能在真正的干旱條件下保護沼澤,作者在北卡羅萊納州三個退化嚴重的沼澤地邊緣,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通過實驗控制牧食動物的寄生蟲患病率。通過實驗降低寄生蟲患病率,可顯著提高植物生態系統衰退的速度,這種效應隨患病率呈正比例增長。因此,寄生蟲通過產生營養級聯效應,間接增強了北卡羅萊納州沼澤地生態系統在強烈干旱下對過度放牧的抵抗力。這些結果在美國東南部整個牧食動物范圍內的普遍性需要進行驗證,運用實驗和廣泛的調查,研究寄生蟲如何影響生態系統衰退的速度。考慮到寄生蟲普遍存在于生態系統中,本研究認為應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研究寄生蟲在調節生態系統功能和穩定性中的可能作用。 文中重要圖片說明 圖1 | (A)寄生蟲患病率對玉黍螺的影響。(B)寄生蟲患病率對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的影響。(C)有棘平睪吸蟲的雷蚴和尾蚴。(D)玉黍螺內臟隆起中的有棘平睪吸蟲的雷蚴。 圖2 | 野外處理結束后,干旱與土壤鹽分脅迫和玉黍螺寄生蟲感染相關的各種處理的代表性樣地。 圖3 | (A)平均蝸牛密度。(B)在東海岸九處沼澤中,邊緣消退和健康沼澤的玉黍螺吸蟲感染率。 圖 4 | 在美國東部沿海的9個沼澤地中,退化沼澤邊緣蝸牛放牧強度與吸蟲感染率之間的最小二乘線性關系。 圖 5 | 寄生蟲患病率對沼澤邊緣消退的生物量歸一化動態影響。
這些或許也適合你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