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拍賣市場,經常出現一些過億的天價文物,許多價格都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價格。 在2010年北京保利的一場春季拍賣會上,有一位北大校長寫的書法,以8000萬起拍,最終拍出了4.368億元的天價。這個價格比拍了3.08億的《平安帖》都貴,所以很多人說比王羲之的字都值錢! 這件拍了4.368億的作品,折合單字107萬元,有網友甚至說:我忙活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個字!事實也卻是如此,很多貧困地區的農民,打工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個字。 黃庭堅曾經擔任國子監教授,乃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的負責人,相當于今天的北大或者清華的校長了。 對于黃庭堅而言,他是“宋四家”之一,也是宋朝最具創新意識的書法家,他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宋朝的草書大旗,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字: 黃庭堅在無意當中領會了真正的“古法用筆”,這種用筆方法直接張旭、懷素一脈,數百年來只有張旭、懷素和他自己領悟到了,就連草書名家蘇舜欽(自敘帖首行作者)也不知道。 于燹道舟中,觀長年蕩槳,群丁拔棹,乃覺少進,喜之所得,輒得用筆” 當然,對于黃庭堅而言,他一生當中書法的最高境界,并不是這件拍了4個多億的《砥柱銘》,而是他的《諸上座帖》。 在黃庭堅這件《諸上座帖》當中,黃庭堅生平所有的書法智慧、氣質學養以及都盡收眼底,唐代張旭、懷素的草書有著藝術發展的天然屬性,用黃庭堅的話說就是“通神入妙”,是在酒精中泡出來的。 但要想徹底領會黃庭堅《諸上座帖》當中的書法智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方面是黃庭堅對于前人書風的深厚領悟以及根植于傳統的創新能力,另外一方面則是他善于“藏”。從而用筆調和,收藏遒勁之氣于筆墨中,無一點暴露。
|
|
來自: 檸檬豬nyzbh9re > 《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