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楊萬里,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他可是南宋非常有名的文學家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這樣一位非常有才的詩人,他的一生是怎么度過的呢?如果大家喜歡詩詞的話,應該肯定是知道他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1、楊萬里的個人資料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鄉椪塘村)人。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楊萬里早年多次拜他人為師。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舉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歷任國子監博、漳州知州、吏部員外郎秘書監等。在朝廷中,楊萬里是主戰派人物。紹熙元年(1190年),借煥章閣學士,為金國賀正旦使接伴使。后出為江東轉運副使、反對以鐵錢行于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乞辭官而歸,自此閑居鄉里。開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謚號文節。 楊萬里的詩自成一家,獨具風格,形成對后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學江西詩派,后學陳師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絕,又學晚唐詩。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詞》《小池》《初入淮河四絕句》等。其詞清新自然,如其詩。賦有《浯溪賦》《海魷賦》等。今存詩4200余首。 ![]()
2、楊萬里一生經歷簡介 楊萬里出生在吉州吉水的一個窮苦家庭,母親早亡,父親是個私塾先生,精通《易經》。雖然家中并不富裕,但是他們就算節衣縮食,也要省下錢來買書,久而久之家中藏書數千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楊萬里,精神上飽滿滋養,自幼就喜歡讀書,也鍥而不舍接受了許多名士的教導。 楊萬里第一次參加禮部試落地后,回家繼續求學,紹興二十四考中進士,授予贛州司戶參軍。在贛州任職期間,父親楊芾帶他拜見了被貶居于南安的張九成和途經贛州的胡銓,他們身上不屈的節操與力主抗金的愛國精神,對楊萬里的為官指向以及詩歌創作方向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楊萬里還特地去拜會了當時被貶謫居在永州主戰派領袖張浚,聽從其教導,并以他為效仿對象。 趙構即位后,張浚被任為樞密使,在其推薦下,楊萬里擔任臨安府教授。還沒來得及赴任,父親病逝,楊萬里便在家守孝三年。丁憂期滿后,楊萬里來到臨安,先后謁見名臣陳俊卿和虞允文,憤然寫下了政論《千慮策》。文中直接了當的批評朝廷的腐敗無能,提出了一系列振興國家的策略方針,展示了他的政治主張。 也是正是因為楊萬里的過于正直激進,他在朝廷中始終站不住腳,得罪了很多人,一直沒能得到重用,不久便被下放到地方。后來又經歷過數次的入朝與外調,不想再被世俗所擾,便謝病致仕,回到吉州吉水養老,最后病逝于家中,享年80歲。 ![]() 楊萬里的一生歷經了四任皇帝(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眘、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但是他想要富國強兵、收復祖國河山的愿望一直未能實現,他直到去世都一直魂牽夢縈著祖國江山與百姓。(宋理宗趙昀)嘉定六年(1213年)十二月,朝廷宣敕,賜楊萬里謚號“文節”。 本帖內容來自:吾愛詩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