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上音”三位音樂家吳夢非、邱望湘、陳嘯空研究(四)

       阿里山圖書館 2021-04-14

      作者:楊和平

      內容提要

      上海音樂學院是我國近代以來第一所專業音樂學府,90年前由蔡元培、蕭友梅兩位先生在上海為她創生,后經蕭友梅、黃自、陳洪、賀綠汀等先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設,在這里匯聚了一批優秀的中外音樂師資;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聲譽的音樂家;產生了一批影響世界的音樂作品……通過90年的建設和發展,無論從成就上說,還是從貢獻上論,上海音樂學院業已成為中國當下最具影響的音樂學府之一,也是與世界頂尖音樂學府相媲美的中國代表。作者認為,上海音樂學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和貢獻,除了蕭友梅、黃自、陳洪、賀綠汀等代表性的領導人和著名音樂家的貢獻外,還不應該忘記那些在上海音樂學院發展歷史上默默耕耘、創作育人的一批音樂家。通過對幾個版本的上海音樂學院院志、院史以及相關研究的學習,發現對三位浙江籍的、曾經在上海音樂學院工作的音樂家吳夢非、邱望湘、陳嘯空一筆帶過、篇幅甚少、重視不夠、論述略簡等問題。基于此,文章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三位音樂家的歷史貢獻和成就作些補充介紹,一是彌補上海音樂學院院史的一點不足,二是為上海音樂學院90華誕貢獻一點力量。

      關鍵詞

      上海音樂學院;吳夢非;邱望湘;陳嘯空

      刊登于《音樂藝術》2018年第1期,第153~164頁;2018年第3期,第104~124頁

      (續)

      圖片

      二、音樂創作體裁及特征

      圖片

      音樂創作是“春蜂樂會”成員的重要領域,也是邱望湘音樂貢獻的重要部分。邱望湘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藝術歌曲、抗戰歌曲、而他歌曲和兒童歌舞劇領域,并在各領域都留下了具有深廣影響的作品,是我國音樂作品文化寶庫里的珍貴遺產。

      (一)藝術歌曲創作

      我國藝術歌曲創作源遠流長,古代有《詩經》、文人“琴歌”、姜白石的“自度曲”等,積淀了優良傳統。近代以來,尤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蕭友梅、黃自、青主、譚小麟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創作元素,促成我國藝術歌曲從古代向近代形態的轉換,開創了既有中國韻味又有西方特征的藝術歌曲形式。邱望湘與“春蜂樂會”成員的藝術歌曲創作,大概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催生的。他們的藝術歌曲以廣泛的題材內容和深刻的精神寄托,反映出“五四”以來所表現出的新的人文精神風貌和審美追求。依據歌詞來源和性質,邱望湘的藝術歌曲可分為古詩詞歌曲和新詩詞歌曲。

      1.為古詩詞譜曲

      古詩詞歌曲通常以著名古詩詞為詞本,配以精心創作的旋律和伴奏而形成的聲樂獨唱曲。20世紀初期,在中西音樂文化碰撞、國內戰爭烽煙四起的時局中,青主、黃自等代表作曲家,以古詩詞配曲,借古抒懷,成為20世紀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偉大開端,為其后的同類創作出了有益探索。邱望湘也是其中一位代表。其古詩詞歌曲主要集結于《抒情歌曲》[i]中,共收有20首,署名為邱望湘曲的有《贈別》(杜牧)、《花非花》(辛棄疾詞)、《西湖苦雨》(李伯瞻詞)、《解佩令》(蔣捷詞)、《對花》(于濆詞)、《送春》(朱淑真詞)、《暮春》(席佩蘭詞)、《春光易老》(俞樾詞)、《梨花》(宋琬詞)、《關適》(關漢卿詞)、《訴衷情》(晏殊詞)、《江城子》(蘇軾詞)13首。

      其中《訴衷情》是邱望湘根據宋代晏殊的詩作譜曲而成,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歌曲中的代表。該曲借芙蓉、紅樹、黃葉、流水、道路、鴻雁等物象,表達了作者思念故土、思念親人的憂傷情緒。   

      該曲G宮調,4/4拍子。由4個樂句構成的單段體結構,具有起承轉合的特點,全曲詞曲結合規整,基本為一字對一音的形式。第一樂句為第1~4小節,旋律圍繞B角中心音運動,帶有朗誦調色彩;第二樂句第5~8小節,旋律在D徵調中成下行二度模進,嘆息式音調進行,流露出思念親人的淡淡憂傷;第三樂句第9~12小節,材料是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材料的綜合運用,旋律在D徵調上運動,迂回起伏的旋律線條勾勒出作者難以平復的心緒;第四樂句第13~15小節,材料采用第二樂句材料,旋律回到主調G宮調大山型的旋律線條描繪出不能與親人相聚憂傷之情。

      《江城子》是邱望湘依據宋代蘇軾的詞作譜曲而成,歌詞采用七字句和三字句交替的形式呈現出錯綜之美,前半部分側重于描繪雨后初晴的西湖景色,后半部分轉向對彈琴人的描寫。整個作品詞曲結合緊密,節奏規整、曲調流暢優美,浪漫主義色彩濃郁。

      《江城子》全曲共22小節,是由(7+4+7+4)四個樂句構成的單段體結構,該曲在遵循民族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充分吸收西洋藝術歌曲中調式調性靈活轉變的方法,實踐著“C徵調-F徵調-C徵調-F宮調”的變換,是對中國傳統藝術歌曲單一調性布局的突破,既凸顯了中華民族的故有神韻,又不失西方浪漫的色彩。可以說,采用中國民族民間傳統的旋律手法發展,借鑒西方音樂創作元素,追求詞曲格律的嚴密邏輯,注重歌詞意境與旋律情感表現的交相輝映,是邱望湘古詩詞歌曲創作的特點。其作品多采用一字對一音的詞曲結合方式,并在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上進行拖腔處理,使作品彰顯傳統詞曲嚴密邏輯的同時,又拓展了音樂的表現力。

      此外,《汴水流》[ii]也是邱望湘古詩詞歌曲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首。該曲通過波浪式的旋律線條刻畫出流水蜿蜒流逝遠方的意向,擬人化、形象地描繪出婦人思夫的愁苦心緒。

      如譜例所示,該曲共16小節,可分各自包含兩個樂節的上下樂句,即a8(4+4)+a’8(4+4)的對稱性、方整型單一樂段結構,具有典型的二分性前后呼應關系。從使用材料的視角看,第二樂句的前6小節是第一樂句第1~6小節的原樣重復,只是最后兩小節發生了變化,采用中國民間音樂慣用的“同頭換尾”發展手法,兩樂句之間是變化重復的平行關系。

      樂曲第一樂句的第二樂節(第5~8小節)與第一樂節(第1~4小節)之間的連接遵從了“魚咬尾”的發展原則,構成獨立的樂句結構;第二樂句的前后兩個樂節之間也遵從“魚咬尾”的連接手法。旋律與歌詞一一對應;旋律音調與伴奏織體融為一體,幾乎與伴奏高音聲部完全重合;舒緩的節奏、婉轉的旋律,與詩意化的歌詞意蘊交相輝映,營造出低回纏綿的意境。

      總之,邱望湘古詩詞歌曲創作注重依據詩詞的意境和韻律來譜寫旋律,詞曲結合緊密,通常為一字對一音的結合方式。在旋律發展手法方面,邱望湘常用中國傳統音樂發展手法,如歌曲《訴衷情》第二個樂句就用了我國民間音樂旋法中常見的“魚咬尾”“連環扣”的手法。其特點是樂句之間首尾同一音或數音的重疊與重復。這種手法的運用使得旋律環環相扣、一氣呵成,也彰顯出作品濃郁的民族風格。此外,邱望湘還善于運用調性變化來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如《訴衷情》由G宮-D徵-D徵-G宮;《江城子》由C徵-F徵-C徵-F宮;《送春》由G宮-A商-D宮-G宮;豐富的調式調性使藝術歌曲起伏變化,形象生動地勾勒出藝術歌曲中隱喻的豐富情緒。可見,邱望湘古詩詞藝術歌曲創作中既有西方音樂元素,又不失濃厚的民族特性。

      2.新詩詞歌曲創作

      邱望湘是深受“五四”新文化精神洗禮的一位革新者,他深諳在舊社會和封建勢力的摧殘下,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婚姻不自由的苦楚。便以藝術歌曲的形式,“我要唱唱唱,唱出的愛情”(《歌》索非詞)向封建勢力發出挑戰,創作了一批以倡導男女平等思想、追求自由戀愛為題材的新詩詞歌曲。

      這類作品最初發表于《新女性》[iii],如:《在這個夜里》(錢君匋詞)、《二月的夜》(縵綸詞)、《吻著陶醉吧》(縵綸詞)、《只餓著你的肉體》(汪靜之詞)、《我將引長熱愛之絲》(錢君匋詞)、《還是去吧》(惠子詞)、《愛的系念》(索非詞)、《寂寞的海塘》(錢君匋詞)、《我要唱唱》(索非詞)、《月下》(索非詞)、《祇有一個甜蜜的吻》(索非詞)、《呼喚》(菱花詞)、《凱旋之夕》(沈醉了詞)等。后又出版有《金夢》[iv]、《抒情歌曲集》[v]、《寄影集》[vi]、《戀歌三十七曲》[vii]等。

      這些歌曲多以愛情為題材,要么抒發男女青年沉醉于愛情之時內心泛發的熾熱情感,要么表達孤寂、思念的心緒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我們從中感受到了追求人性解放的思想光芒,“對當時封建守舊的社會風氣有所沖擊。”[viii]

      例如,作品《金夢》,F大調,該作品主體部分為由間奏隔開的兩段體結構:第1~16小節為第一樂段,第17~20小節為間奏,第21~35小節為第二樂段。作品以紅桃借喻的青春的美好,卻又嘆息青春易逝,蜿蜒起伏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絲哀怨。全曲由具有華爾茲風格的八六拍節奏型伴奏織體貫穿。整個作品的材料都以這條“主線”為基礎,帶有舞蹈風格的律動感。歌曲雖為F大調,但跳進與級進迂回的旋律線條,及有表情的行版(andanteespressivo)又為旋律增添了小調色彩的內斂,顯露出歌曲內在的柔婉風格。似有歌者從容不迫、娓娓道來的感觸。

      邱望湘新詩詞歌曲以抒發感情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為主,曲調優美流暢、歌詞真摯感人,和聲色彩新穎,伴奏織體細膩,賦予了藝術歌曲以新內容和新形式,“適應了人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是對封建腐朽思想和社會精神的洗禮,也為青年們擺脫封建桎梏提供了輿論方面的支持,有力地抵制了低俗、萎靡歌曲的影響。”[ix]尤其是“創作以自由戀愛為題材的抒情歌曲……為'五四’以后思想上獲得解放了的青年男女所崇奉、所喜好”[x]引起強烈反響。

      (二)抗戰歌曲創作

      在20世紀30年代,在那個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生死存亡的歷史時期,許多音樂家緊扣時代、聯系生活,創作了一支支振奮人心的抗戰歌曲,如《旗正飄飄》《抗敵歌》等便是代表。這些抗戰歌曲反映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也表現出中華民族必勝的信心。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邱望湘沒有隔岸觀火,而是以高度的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之中,創作了許多溝通民眾心靈的抗戰歌曲,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用。繼1939年在《抗戰音樂》發表《神鷹遠征》后,又在《歌曲創作月刊》[xi]中發表《我的中華》(吳研因詞,邱望湘曲)、《四萬萬人的中華》(邱望湘曲)、《愛國歌》(邱望湘曲)等抒發他的愛國情懷;《獻給飛虎隊》(邱望湘詞曲)、《買花獻金》(邱望湘詞曲)《慰勞將士歌》(邱望湘曲)、《新中國的軍人》(李淑芬作曲,邱望湘編曲)等對抗戰英雄的歌頌;以及《年華似水》(柳占青詞,文藻曲)、《當兵好》(張恨水詞,邱望湘曲)、《空軍樂》[xii](胡竹彝詞,邱望湘曲)、《壯志凌云》(邱望湘曲)、《血海仇》(楊友群詞,邱望湘曲)和《宣誓之歌》(文藻曲)等,都發揮著號召人民英勇抗戰的重要影響。后來《賣花集》[xiii]中收有《賣花》《慰勞將士》《愛國歌》《宣誓之歌》《血海仇》《壯志凌云》《先給飛虎隊》7首。

      譬如,邱望湘詞曲的《信誓旦旦》為非方整型的曲體結構(5+3+3+5),作品一開始就出現附點時值節奏,不僅增強了歌曲的律動感,而且還凸顯出人民軍隊果敢英勇的抗戰氣勢。接著上行六度跳進,極具戰斗性。其后的下行四度進行,猶如吹響的軍號,堅定有力。歌曲除多處運用附點節奏和四度、六度跳進外,還通過一字對一音的詞曲結合方式,配以時值較短的八分音符來塑造短促有力的氣質。所有這些特征都賦予了音樂以同仇敵愾的決心和英勇奮戰的力量。

      類似的作品,如《帝國主義》(邱望湘詞,佚名曲),旋律以附點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貫穿全曲,詞曲結合嚴密,并在每個句末巧設終止,使樂句與樂句形成排比,以高昂的旋律唱出了他對帝國主義“橫行不法”“手段毒辣”的深惡痛絕,也將“號召人民團結抗戰”的情緒氣勢逐層推進。

      藝術源于生活,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邱望湘創作的抗戰歌曲歌詞通俗易唱、節奏鏗鏘有力、結構短小精悍,將中華民族不畏艱苦、英勇抗戰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刻畫得栩栩如生,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斗志,使人為之震撼。

      (三)兒童歌曲創作

      中國現代兒童歌曲創作始于“學堂樂歌”時期,啟蒙音樂家沈心工、李叔同等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歌曲。隨后黎錦輝、趙元任等人也創作了很多兒童歌曲。錢君匋曾指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兒童歌曲創作良莠不齊,有的詞曲不相等,有的不適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的不適合兒童的語言思維,甚至有的歌曲不健康……,他認為兒童歌曲創作,就是要以符合兒童身心特點和語言思維的優秀作品,給兒童提供情感的教育和美的熏陶。為此,他與“春蜂樂會”成員一同對兒童歌曲的創作技巧、規律等展開了細致地研究,創作了一些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又不失教育價值的兒童歌曲作品。

      邱望湘創作的兒童歌曲集中發表于《小學生》和他編的《童謠歌曲創作集》[xiv]以及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其中發表于《小學生》雜志的代表作品有他自作詞曲的《賣花女》《野花》《秋蟲》《放牛》《打鐵匠》《菊花》《籠中的小鳥》,以及他譜曲的《月光娘娘》(郭沫若詞)、《請問摘花人》(廖亭芬詞)、《報答》(陳伯吹詞)等;《童謠曲創作集》中有《天氣》《小花和小鳥》《小小姑娘》《放鴿子》《搖籃歌》《牽牛花》《鳥的賽會》《冬老人和春姑娘》《黃狗請客》等;《北新音樂教本》[xv]中有《小軍隊》《春來了》《採菱歌》《游園》《賣花女》《歸燕》《湖中的白鵝》《自由神》等。《小學音樂課本》[xvi]有邱望湘作詞的《蜜蜂做工》《青蛙對話》《早起歌》《小小兵隊》《我想做個飛行家》《舞歌》以及他作詞作曲的《小小姑娘》。邱望湘創作的兒童歌曲“曲調皆活潑流暢,委婉動聽,曲趣則為端穩、愉快,雄壯,激昂,足以培養青年的高憇情緒”“歌詞,文字力求明白簡潔,意義力求新穎雋永,并與曲趣協調。對選字造句曾費苦心,故處處與樂音的強弱及樂曲的節奏吻合。”[xvii]并且常常包蘊著為人處事的道理,具有潛移默化地“寓教于樂”之功效,從各個不同的層面體現出邱望湘對兒童歌曲創作的人文關懷。如《秋蟲》[xviii]是帶有濃厚舞曲性質的一首兒童歌曲,G大調,八六拍子,旋律從弱起小節開始,上行三度模進,波浪式旋律進行恰似蟋蟀時強時弱的歌唱聲,配合擬人化歌詞表達,形象地描繪出秋高氣爽的夜里,蟋蟀用情歌唱的恬淡景象,啟示孩子們懂得享受自然的美。

      而《放牛》《種花》等意在引導孩子們養成勞動、懂得尊重勞動的習慣;《愛國歌》旨在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自由天使》表現兒童天真爛漫的性格特征;《小朋友和白頭翁》則反映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而《玩浪船》形象地描繪了學生愉快的課間活動場景。

      邱望湘自己編的《小學歌唱教材》中有他作詞的《紡織娘》《我家》《麻雀的自豪》《秋之園》《好朋友》(白蕊先作歌)、《小朋友和白頭翁》《帝國主義》《小小兵隊》《自由天使》《菊花》《野花》《我想做個革命家》《催眠歌》《歡迎與盼望》《秋蟲》《晚歌》《牧童的悲哀》《世界大同的禱歌》《繁星》《鷹》《好青年》《鐵匠的怨命》《口號》《賣花女》;有他作詞作曲的《我的志愿》《回想曲》;還有《牛的不平》(白蕊先改編)、《賣布謠》(劉大白作歌、邱望湘作曲)、《冬老人與春姑娘》(吳研因原作、邱望湘改編)、《種花》(朱智賢原作,邱望湘改編作曲)、《賣花女》(邱望湘改編)、《夜姑娘》(陳伯吹原作、白蕊先改編)、《白鵝詩人》(李琳原作、白蕊先改編)、《種豆》(邱望湘作曲)、《水底月》(陳伯吹原作、邱望湘改編)、《舟子》(邱望湘改編)、《我愿》(胡懷琛原作,白蕊先改編)、《請問摘花人》(廖婷芬作詞、邱望湘作曲)、《為農夫而歌》(陳伯吹作詞、邱望湘作曲)等,均是兒童歌曲的代表

      此外,在錢君匋編的《萬葉歌曲集(第一集)》和《萬葉歌曲集(第三集)》[xix]中有邱望湘詞曲的《泉水》《天清如水》《湖濱之晚》,以及錢君匋作詞、邱望湘作曲的《琴韻簫聲》等;此外,邱望湘作曲的同類作品還有《報答》(陳伯吹詞)、《請問摘花人》(廖亭芬詞)、《月光娘娘》(郭沫若詞)、《月夜》(沈秉廉詞)……

      邱望湘創作的兒童歌曲歌詞接近生活口語、節奏簡潔明快、旋律活潑優美、結構短小精悍,非常適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音域基本在八度范圍之內,易于兒童接受。

      (四)兒童歌舞劇創作

       兒童歌舞劇是一種有故事、有人物、有戲劇性的綜合藝術形式。中國的兒童歌舞劇創作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黎錦暉為兒童歌舞劇的創始作出了開拓性貢獻。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下,黎錦暉結合當時學校音樂教育實際,將目光投向兒童歌舞劇創作,代表作品如《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等,讓人大開眼界,為豐富兒童校園生活,提升兒童審美感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為中國兒童歌舞劇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春蜂樂會”成員錢君匋、沈秉廉、陳嘯空、邱望湘等人也創作了具有時代影響的兒童歌舞劇。比如,邱望湘創作有《天鵝歌劇》[xx]、《傻田雞》[xxi]、《惡蜜蜂》[xxii]、《魔笛》[xxiii]、《蝴蝶鞋》[xxiv]等兒童歌劇。這些兒童歌舞劇緊扣兒童生活題材,歌詞生動形象、語言淺顯易懂,曲調均采用五線譜記譜,后附簡譜,旋律簡單易唱。并且都配有舞臺動作、燈光布景以及道具使用等說明,比如《魔笛》第二幕“幕未開,導演者先向觀眾報告情節;本幕燈光可時常變換;幕閉,三花蹲伏地上,麗連圓繞而舞,待至三花唱時方起立。”以及《惡蜜蜂》中“惡蜜蜂用槍刺小蝴蝶、小蝴蝶大聲呼痛而退,小蜜蜂唱……”等,易于青少年學生接受。

      邱望湘的兒童歌劇充滿童趣,吻合青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在創作形式上打破了樂歌僵化的格局,追求歌曲的獨立完整性和藝術性,旋律上追求清新、美好和中國風味,歌詞力求真切、自然、流暢……開辟了1930年代前后兒童歌曲創作的新局面。”[xxv]被寫進當時的中小學音樂教材,廣受師生愛戴。不僅活躍了當時的中小學校園文化生活,而且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受到真善美的藝術熏陶與積極的人生哲理教育。如《惡蜜蜂》借蝴蝶與蜜蜂之間的故事,教育學生懂得和諧相處;《傻田雞》借田雞為了尋覓皇帝向神仙妹妹求助,險些丟掉性命的故事,在表現兒童天真童趣的同時,教育孩子們珍惜現實生活。

      注釋:

      [i]邱望湘編:《抒情歌曲》,中華書局,1936。

      [ii] 《音樂教育》1936年第4卷,第10期,第5頁。

      [iii]章錫琛主編的《新女性》介紹世界各國的婦女運動和近代西方世界討論的各種婦女問題,以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為宗旨。

      [iv]邱望湘、錢君匋編:《金夢》,開明書店,1930。16首歌曲中有《金夢》(錢君匋詞)、《一生》(陳嘯空詞)、《猶豫》(錢君匋詞)、《哂納》(沈醉了詞)、《美麗的夏娃》(汪靜之詞)等11首為邱望湘譜曲。

      [v]邱望湘、白蕊仙編:《抒情歌曲集》,中華書局,1935。收有《別》《歌》《青春曲》《寄相思》等14首作品。

      [vi]邱望湘作曲:《寄影集》,樂藝社,1943。《寄影集》6首作品中有《寄影》(劉大白詞)、《寄相思》(劉大白詞)和《滿懷的煩愁》(陳思靜詞)為新詩詞歌曲。

      [vii]錢君匋編:《戀歌37曲》,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戀歌37曲》中有《春風吹綠》(錢君匋詞)、《春雨》(錢君匋詞)等20首為邱望湘譜曲。

      [viii]楊和平:《“春蜂樂會”考》,載《交響》,2008年第4期,第42頁。

      [ix]同上,第38頁。

      [x]錢君匋編:《戀歌37曲》,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自序。

      [xi]該刊先由革命樂社主編,1942年由邱望湘、姚以讓任主編,重慶樂藝社出版。

      [xii]該曲曾發表于革命樂社主編的《歌曲創作月刊》1941年第1卷第7、8、9期,署名為邱望湘作詞曲。此二者歌詞、旋律完全相同。但表中所列為配有低音聲部。

      [xiii] 邱望湘:《賣花集》,樂藝社,1943。

      [xiv]邱望湘編:《童謠曲創作集》,中華書局,1934。

      [xv]邱望湘、沈秉廉合編:《北新音樂教本》(第2冊),北新書局,1932。

      [xvi]陳恭則、陳宗秀合編:《小學音樂課本》(6冊),萬葉書店,1940。

      [xvii]錢君匋、邱望湘編:《新標準初中教本》(第3冊),開明書店,1935,編輯大意。

      [xviii] 發表于《少年》1930年第20卷,第9期,26頁

      [xix]錢君匋編:《萬葉歌曲集》,上海萬葉書店,第1集1943年出版,第3集1948年出版。

      [xx]趙景深歌,邱文藻(望湘)曲:《天鵝歌劇》,商務印書館,1928。

      [xxi]邱望湘、張守方:《傻田雞》,開明書店,1931。

      [xxii]同上。

      [xxiii]邱望湘、錢君匋:《魔笛》,兒童書局,1931,第11頁。

      [xxiv]邱望湘、錢君匋:《蝴蝶鞋》,兒童書局,1936。

      [xxv]同[viii],第41頁。

      未完 待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18禁美女裸体爆乳无遮挡|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精品| 麻豆最新国产AV原创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成人亚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四虎永久免费高清视频|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精品中文人妻在线不卡|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天天在线看无码AV片|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结果国产精品|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无码|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日韩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强开少妇嫩苞又嫩又紧九色| 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4hu44四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完整版|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