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學期開始之際,師范院校的學生都要地方學校來實習,今年也不例外。可是面對這種類似走過場的實習,感覺真得很不舒服。現在的大學生來地方學校實習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只不過是在做做樣子罷了。 一、大學生的實習就是換個考研復習的場地而已 其實大學生到地方學校來進行實習是很好的鍛煉機會,可是面對師范生在校兩個月的實習生活,自己為教育的明天感到痛心。或許現在的大學生考慮的不是將來現身教育事業,所以對待這種難得的實習鍛煉機會并不去好好把握,只不過給自己的考研換個學習的地方而已。 看看這些實習生的表現吧,實習期間最多的就是兩件事情,那就是:幫助教師批閱幾份作業;聽幾節學校教師開設的公開課。至于學科備課、實習進入課堂等等就是一片空白,其他的時間都在忙著準備考研復習。等到快要實習結束,忙著填寫實習記錄,讓實習學校填寫意見蓋個公章就表示實習圓滿結束了。 在實習師范生身上絲毫看不出將要為人師的表現,相反看到更多的是社會不良習氣的沾染,例如: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看到這一幕幕與教育不和諧音符,讓人感到很不舒服。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為何不熱愛她,為何要讓自己的行為褻瀆神圣的教育事業? 二、剛剛畢業的師范生很難融入學校教育之中 由于對于教育事業沒有做到無比熱愛,實習期間沒有讓自己學會如何踏上三尺講臺,所以一旦走進了學校,表現出的是諸多不適應。今年新學期有兩名剛剛大學畢業的師范生來到學校,從開學至今已經有兩個月了。她們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真為孩子們的命運擔憂。 首先從她們的身上已經看到病態教育的后遺癥,只會學習的學生充其量就是考試的工具而已。雖然開學已經兩個月了,卻看不到這些年輕人應該具有的青春與朝氣,相反是顯得那么老態龍鐘,甚至與周圍的環境無法融為一體。 其次在她們還會看到令人更加不寒而栗的一幕,雖然年輕人需要一個成長積累的過程。可是才走上工作崗位兩個月,對待學生是那般的“無情”讓人感到很遺憾。或許這些都是從身邊那些不把學生當“人”看待的“優秀教師”身上學到的。如果這種態勢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的教育走向失敗會更加迅速。這一切讓人除了痛心,或許只有無奈了,失敗教育的“報應”已經逐漸顯現了。 三、自己當年的實習是今天潛心教學的基礎。 回想二十年前踏上三尺講臺前,自己也是在進行教育實習。那是心中對教育事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實習期間就把自己當作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潛心實習,積極跟著指導教師學習,研究教學教法。很快就讓自己在實習期間就得到了學生的認可,老師們的贊同。 正是由于自己當年實習期間的積極努力,才為自己后來真正踏上三尺講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今教學生涯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了,盡管目前的教育環境是如此讓人心寒,可是自己始終堅信,只要心中有夢想,就要去默默堅守,人生會因為自己的不懈努力而精彩萬分! |
|
來自: 潘書朋5n2xo3h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