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智明,遼寧沈陽人,現任遼寧文保志愿者團隊顧問,沈陽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自幼喜歡古塔,自2000年以來,曾多次深入遼寧、內蒙、河北、北京、山西、天津、吉林等省市區探訪遼金古塔遺存。 經過多年來對遼代古塔的分析、比較與琢磨,郎智明對遼塔的形制類別有了新的認識。 傳統的觀點認為:遼代磚塔分為密檐式、樓閣式和花塔三大類型。郎智明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提出覆缽式塔也應屬于遼代磚塔的一種類型,最終總結成文,并通過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趙曉剛研究員的引薦,發表于 2017 年 12 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沈陽考古文集》第 6 集。 《遼代的覆缽式塔》指出覆缽三重檐式塔是一種特殊的古塔造型,然而長期以來并未得到學術界的重視。文章分析了覆缽三重檐式塔的建筑風格及背景,認為其并非是傳統觀點中密檐式塔與覆缽式塔簡單的組合,而是遼代所獨創的一種特殊形制的覆缽式塔。 作為遼寧文保志愿者團隊的顧問,郎智明曾多次帶隊赴康平、阜新、義縣、寧城、赤峰、遼陽、海城等地,向大眾宣講遼塔。也曾多次在沈陽市大東區圖書館等地舉行以遼代古塔為專題的講座。 (郎智明帶隊在遼中京大明塔) (郎智明帶隊在赤峰靜安寺塔——即遼代的覆缽式塔之一) (郎智明帶隊行走遼塔之遼陽白塔) (郎智明帶隊行走遼塔之海城金塔) (郎智明在遼海·沈陽講壇舉辦講座) 郎智明以志愿者的身份多年來身體力行參與宣講遼塔、遼構的公益事業,也受到了沈陽市文物保護協會志愿者委員會的認可。 除此之外,郎智明作為土生土長的沈陽市大東區人,對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敝帚自珍。他先后在大東區圖書館做了《奉天大東新市區》和《奉海鐵路奉天市場》兩個專題的講座。 2018年,在“沈陽市第二屆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周——大東區民國公館開放日”活動項目中又做了《東北大馬路的前世今生》系列講座,受到了社會的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