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會鄭州市下轄的縣級市鞏義市,位于鄭州市和洛陽市之間,黃河的南岸。 鞏義市北部、黃河南岸的河洛鎮,位于黃河與伊洛河的交匯處,流傳著“龍馬負圖出于河,神龜背書出于洛”和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而畫八卦”的美麗傳說。 河洛鎮又稱“洛汭”地區,是炎黃子孫最早繁衍、生息之地,也是遠古帝王修壇沉壁、禪讓祭天之所,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明,所形成的河洛文化被稱為華夏文明之源。 上圖無人機航拍的畫面,即是河洛鎮雙槐樹村以及村南臺地上正在考古發掘的“雙槐樹遺址”。(王子瑞攝) 鞏義雙槐樹遺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經過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聚落,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雙槐樹遺址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780米,殘存面積達117萬平方米。 圖為無人機“扣拍”的鞏義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作為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形成的初期,發現的規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雙槐樹遺址不僅被譽為“黃河文化之根、華夏文明之魂”,還被專家稱之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進一步實證中華文明起源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3月26日公布的“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河南鞏義市雙槐樹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浙江余姚市井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湖北武漢市郭元咀商周遺址、寧夏彭陽縣姚河塬西周遺址、新疆尉犁縣克亞克庫都克唐代烽燧、青海都蘭縣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一起入選。 圖為無人機航拍的鞏義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昨天正式揭曉,河南的鞏義雙槐樹遺址、淮陽時莊遺址、伊川徐陽墓地三個項目全部上榜。 圖為鞏義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鞏義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無人機“扣拍”的鞏義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截至目前,河南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達49項,繼續領跑全國。鄭州已有15個項目獲此殊榮,成為全國入選考古十大新發現項目最多的城市。 雙槐樹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這一中華文明形成的初期,發現的規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被專家學者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國”。經考古勘探發掘和科學測年確認,該遺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經過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聚落,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2021年3月26日,入選“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名單。2021年4月13日,雙槐樹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