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畫紫藤
齊白石有一首《畫藤》詩: 青藤靈舞好思想, 百索莫解緒高爽。 白石此法從何來, 飛蛇舞亂離草莽。 齊白石 柏樹紫藤 齊白石對紫藤情有獨鐘,他筆下的藤曲若虬龍,幾串藤花開得姹紫嫣紅,在紫藤的一片熱鬧中,白石老人用重墨和焦墨鎮住畫面,幾筆縱橫交錯的藤,顯得畫面更富有層次感,而且色彩對比也酣暢淋漓,整個畫面繁而不亂,靜中有動,讓人感覺姿態婀娜的紫藤在隨風搖曳。 他在五十八歲所作的《藤蘿蜜蜂》中回憶道:“借山館后有野藤,其花開時游蜂無數,移孫四歲時,為蜂所逐,今日移孫亦能畫此藤蟲,靜思往事,如在目底”。 還在《藤蘿》中題有:“家在借山館后。四周藤蘿如山”。齊白石還曾在畫中題道:“南岳山下最多,其藤多刺,結子似桑子,可食,子多似葡萄”“時居保陽,游蓮花池,見池上紫藤最盛,歸客窗后,畫長幅并題。” 齊白石自“衰年變法”后,畫風、書風、印風均受吳昌碩的影響,他在畫藤蘿方面也不例外。齊白石曾見吳昌碩的無花無葉的《枯藤》,構圖新穎,氣勢磅礴。 吳昌碩在畫中題道:“予友友居士梅墅門外,一藤穿壁,拳溪如獅伏,如蛇行,奇形詭狀,月夜視之可畏也。” 齊白石曾說這幅作品對他啟發很大,悟出畫藤蘿的枝干要有龍蛇的蜿蜒姿態,靜中求動,方為上乘。 對此,他在詩中寫道:“白石此法從何來,飛蛇亂驚離草莽。”還說:“胸中著有龍蛇,用之畫藤,有時雷雨亦已飛去。” 吳昌碩畫紫藤 吳昌碩 紫藤明珠 吳昌碩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因此他在繪畫創作上能夠以書入畫,曾自言:“草書作葡萄,筆動走蛟龍”,又言:“臨撫石鼓瑯玡筆,戲為幽蘭一寫真。” 吳昌碩的紫藤大多以狂草筆法創作的寫意畫佳作,藤條用筆融草篆于一爐,盤紆纏繞,雜而不亂,線條“篆籀之氣”最能體現其書畫相通之長。老干挺拔,新枝矯健,花開如紫玉臨風,芬芳之氣撲人眉宇。 其畫意而不畫形的灑脫筆墨,顯現出書法中氣貫神通的審美意趣,同時也生動地展現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機。 推 薦 關 注 百 萬 書畫收 藏 愛 好 者 的 第 一 選 擇 收藏 | 書畫 | 名家 | 展覽 | 哲思 | 音樂 | 鑒賞 | 養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