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里寫到了王熙鳳夢見了秦可卿向她托夢,而這一刻,秦可卿死了。書中寫到: 話說鳳姐兒自賈璉送黛玉往揚州去后,心中實在無趣,每到晚間,不過和平兒說笑一回,就胡亂睡了。 這日夜間,正和平兒燈下擁爐倦繡,早命濃薰繡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該到何處,不知不覺已交三鼓。平兒已睡熟了。鳳姐方覺星眼微朦,恍惚只見秦氏從外走來,含笑說道:“嬸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兒們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嬸子,故來別你一別。還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訴嬸子,別人未必中用。” 鳳姐聽了,恍惚問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嬸嬸,你是個脂粉隊里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你如何連兩句俗語也不曉得?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鳳姐聽了此話,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問道:“這話慮的極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無虞?”秦氏冷笑道:“嬸子好癡也。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始,豈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榮時籌畫下將來衰時的世業,亦可謂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諸事都妥,只有兩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則后日可保永全了。” 托夢,亡者給生者托夢,神明給凡人可以托夢。 同樣,唯物論和無神論者不信神明和靈魂的存在,自然就不相信托夢的存在,以為古今小說里所寫托夢的故事,也只是小說家之言。 我的母親講過一件事情,雖然不是托夢,但是通過夢境預示了我父親的辭世。我母親夢見我父親陷進泥潭里越陷越深,她救不了,哭了一會兒就轉身走了。她夢醒后就知道我父親的病是治不好的,不久會辭世的。我父親辭世十五年之后,母親才辭世的。 2003年,我一位老朋友張先生,是個名人,寫過一本書,希望我幫他整理出版。因為老先生曾經幫助過我,我就幫他整理書稿。當時他因為患肺癌住院了,我曾經去他家、去醫院看過他,和他談書稿的事情。 有一天,我們電話約好,次日我去北京某醫院去看望他,帶上整理好的書稿給他看看,以便定稿。當天夜里,我夢見了張先生來找我,囑咐我書稿的事情,他出門了,然后身材變得高大,望空而飛,飛過山川河流。 我當即醒來,對身邊的澄源說:“張先生辭世了。”我講了夢境,這是個托夢之夢。 天亮之后,我還在想要不要去醫院見張先生。因為這夢境預示著先生已經辭世了。 磨蹭到了十點,張先生的兒子給我打來電話,說他父親夜里辭世了,約好的見面的事情取消了。 在八寶山送別張先生的時候,我把整理好的書稿給了先生的老伴。 后來,這本書內部印行,贈送親友。 十七年過去了,我和張家人再沒有往來過,也不知張先生的老伴是不是還在世。如在世,現在有九十歲了。當年張先生辭世的時候,年過七十五歲。 古今小說里的托夢故事,也解釋了生命的部分真相,靈魂的述求通過托夢來表達。 在佛教,靈魂身也叫“中陰身”。在密宗,把中陰也看成是法界的一部分。而密宗還有“夢修法”,把夢也看成是法界。 我修了近三十年“夢修法”,深知其中奧秘。我寫過一本書叫《修學札偈》,里面至少有三四萬字寫夢修。你父親很喜歡這本書。 這些解《紅樓夢》的內容與方式,你在別人那里聽不到,看不到。我這樣講,雖然也就是幾篇文章,但能幫助你認識古典文學名著的內在智慧,也會尋找不一樣的讀書方式。 |
|